藉由「uzip i bayu海海人生」的深度體驗活動來瞭解沿海部落族人的生活,mitesek miazih探索族人與海生活智慧;除了理解當地文化外,也體會到mitaneng當代族人面對海洋文化變遷所應對的事物,讓生生不息caay ka lawpes的文化傳遞在這一片海洋。
(都蘭部落青年 kapah nu Tolan
都蘭國社會企業專案經理 布告 cinli nu kusi 布告
阿美族它的傳統智慧非常的多,尤其是對於海洋,我們又是個靠海的民族,然後這個是石鱉子,牠 我們是吃肉 殼要去掉,這四天三夜中,完全的對,對阿美族的一個生活習慣,去做了改觀)
(都蘭部落青年 kapah nu Tolan
都蘭國社會企業專案經理 布告 cinli nu kusi 布告
因為我們今年特別找三個部落來做,就是因為我們是希望讓每一個學員,體驗到每一個,各個部落的海洋文化,那我們會做這樣子做串聯,就是要讓,我們的活動豐富性更多)
(部落青年 kapah nu niyazu'
磯崎場主辦人 mipanay i Kaluluwan
在磯崎工作室負責人 陳科睿 situngusay tu kawaw 陳科睿
原來磯崎村南北狹長不到十公里,然後裡面有四個族群,怎麼這麼多人,但是時間點不同,撒奇萊雅族跟噶瑪蘭族,什麼時候來的,好 1879年,1879年,原住民進來的原住民時期,原住民時期進來的時候就開始,就是類似像這樣子的一個茅草屋頂,阿美族呢,民國14年,布農族他們就是因為,大分事件 八通關那邊,撫番政策,他們開始逃離 逃逃逃,完成遷徙,終於逃到磯崎部落,第二個就是什麼,為了時代而改變 強化它,然後日本人進來的時候,第二個日本殖民時期的時候的,房子結構,給大家猜一下這個木頭,它是什麼木,龍眼木,錯 再來,相思,相思啊 相思,錯,是烏心石嗎,誰講的 我,晚上跟我領一塊肉,真的假的 答對了,它就是烏心石妳說那個蔓澤蘭可以吃喔,可以呀,吃哪裡,嫩的啊,但是它很壞,你看你再不砍下來這個,阿姨 妳們吃太慢,阿姨它的味道是什麼味道,澀澀的喔,那這樣就不能吃了啊,妳吃吃看,妳讓那邊的人,那邊有試吃員,試吃員)
(磯崎場部落媽媽
Kaluluway binawlan
一定要吃 不用怕,這都是有機的,真的啊我要吃有鴨的,果子貍最喜歡吃了,所以我們為什麼知道它可以吃,果子貍可以吃,我們就可以吃啊,這個極品耶 極品喔,可能是我們目前為止,會吃到最好吃的喔,對 而且又最不冰所以豐年祭的時候我們就是,每一個年輕人都要二十根,如果有六個兒子,每一個兒子都要三十根,像我們的話有四個男的,就每一個人都要三十根,可是可以找到那麼多嗎,有啊這個剛剛沒有看到了,我現在看到,它這個喔,這個也可以吃啊,這個才是我們真正原住民的是這個,真正的野的,原住民吃的是這個)
(磯崎場學員 廖心妤
minanamay i Kaluluwan 廖心妤
我一直對部落的行程,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參加,特別是深度部落的行程,而且會覺得,哇 這是怎麼樣的一個組織啊,就是選十個人而已,然後用四天的行程,選十個人,那活動內容一定是非常的深度,刺蔥 馬告,一個旅行就是,它不該是一個走馬看花的狀態,它應該是一個在地生活的體驗,很深度的跟部落的人一起生活,就這樣子就好了)
(卡路發企業社負責人 situngusay nu kusi
都歷場主辦人 部落青年 吳龍(馬丁) mipanan i Tolik kapah nu niyazu' 吳龍(馬丁)
主要是這邊有那個,被冠上什麼莫名其妙的名字,像是什麼,像是什麼天空之鏡什麼的要了解 要尊重,要稍微知道這邊其實以前,到底是在做什麼的,那這邊其實以前就有很多人在互動了,不要以為你來這邊,好像發現了什麼東西,其實很早就有人在這邊互動 在走動,在靠著這個東西生活另外一個海灣叫 Cilapasan,這邊叫,那邊三顆石頭叫 Kalalayap)
(卡路發企業社負責人 situngusay nu kusi
都歷場主辦人 部落青年 吳龍(馬丁) mipanan i Tolik kapah nu niyazu' 吳龍(馬丁)
我們其實這邊每一個地方 每個角落都有,自己的一些名稱 歷史,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只是 應該說是要展現我們對這個地方,是有什麼樣的感情本來我們的SUP行程是從,一樣(族語)那邊,往我們的外海一直划划划,划回來我們這邊,就我們上次衝浪的地方,Pacefongan,今天 其實我們今天就沒有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去另外一個社區,來 另外一個社區,我們現在在這裡,待會我們要往南七公里,前往那個地方叫做Fafokod,那Fafokod是東河,那所謂的Fafokod是什麼意思,就它那邊有那個溪流,叫做Marongrong,馬武窟溪)
(都歷場學員 Lekal
minanamay i Tolik Lekal
我看到在他們自己身上,本身他們也愛海,由自己部落的人去帶外面的人,就是由他們自己把關,就是讓,告訴外面的人,環境要怎麼去維護,我們這邊的海是,要遵守什麼樣的規則)
(都蘭部落前總幹事 蔡政良
ayaway congkanse 蔡政良
這樣子的觀念,事實上它是有它的歷史背景,那個公共財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講說,海岸 沙灘是大家的,海是大家的,即便反美麗灣的時候,都會說 沙灘是大家的,NO,其實在很多的南島語族,或是在很多的這個,非歐洲的 非西方的,非白人的社會裡面,海 是有專屬權的,因為,只有你自己的東西,你才會好好的保護大部分的人你來這邊,你不是住在這邊的人,你沒有辦法和這邊的海產生關係,有local knowledge,叫做地方知識,很清楚的話)
(都歷部落青年 Siko
kapah nu Tolik Siko
觀光客不一定是壞事,遊客也不一定是壞事,只是 希望大家的素質,或是大家出來玩,然後這些東西都是應該要,每個人都有放在心上的話,其實我們都會很樂意,跟大家交朋友)
(都蘭部落青年 kapah nu Tolan
都蘭國社會企業專案經理 cinli nu kusi 古將
我是這一堂的講師,但是真正的老師也有在這裡,那老師就是我們的海,海它可以很,你可以很親近海,但是海也可以很危險那邊(族語地名),它的再過來這裡,一兩百公尺之外,又有一個新的名字,那這個地方叫做(族語),這邊是我們非常,打魚非常喜歡來的地方,但是也非常危險,水流非常快 非常強,所以一定要有伙伴,它的水流的方向,很極端,它會從這裡會分開,因為它是這樣子,我們看到的是這樣撞,但是它的水流方向是這樣子,一個往這邊 一個往那邊,所以它們撞在一起的時候,然後就忽然被拉回來了)
(都蘭場學員 陳亭宇 minanamay i Tolan 陳亭宇
都蘭場學員 陳羿崎 minanamay i Tolan 陳羿崎
我覺得這個自然課本應該要放進去,有關海洋的浪的形成,跟海洋的地形,這些知識,沒有被傳承,沒有被轉到台灣的文化裡面,我們應該是個海洋國家,但我們卻沒有集體有這個海的意識,反而對海有恐懼感的話,那我覺得會很可惜)
(國海院院長 邱永芳
yencang 邱永芳
基本上台灣的文化,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根本,就是海洋的文化,這個也就是我們要成立海洋國家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希望說,原住民的海洋文化,能夠在台灣,變成我們海洋國家的一個支柱點)
(都蘭部落前總幹事 蔡政良
ayaway congkanse 蔡政良
這五年來,部落的公共事務都是由我們這個階級在處理,我們剛退下來,都是這些我們一起打魚的人,很有默契 彼此會互相幫忙 互相協助,這樣子的能力這樣子的默契,從哪裡培養出來的,我們的海培養出來的,如果沒有這片海,培養我們這個樣子的一個默契的話,這個部落也會垮掉,很有趣吧)
(都蘭部落青年 kapah nu Tolan
都蘭國社會企業專案經理 布告 cinli nu kusi 布告
今年的三場次,工作人員平均年齡都不超過三十歲,那老人家說你們可以自己練習看看,不一定是每次都要我們去講課,那未來他們不能講課的時候,那年輕人怎麼辦,因為我們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八角星又象徵是母親)
(都蘭部落青年 kapah nu Tolan
都蘭國社會企業 阿翔kusi nu i Tolanay 阿翔
我們年輕人現在都有自覺,很多文化傳承這個部分,相對跟以前上一輩的爸爸媽媽他們那輩,相對薄弱,在導覽的過程中我會不斷的去修正,或者去增加一些,這個故事的一個背景還有內容,天主教 基督教 ,很多會有一個船型的構造,就是一個,諾亞方舟,就是一個這個故事的來由,只要有遇到老人家,我就把我曾經的導覽內容跟他們說,老人家他們就會教導我這些,知識 文化背景)
(磯崎場學員 minanamay i Kaluluan
撒奇拉雅族族群代表 莎韻.武荖 dayhiw nu Sakizaya 莎韻.武荖 Sakizaya
我想要落實,真的去了解,現在我們台灣環海的海岸,然後對我自己的部落更深入了解,我覺得這個是讓我能夠在部落行腳,真的是腳踏實地的好好去認識,然後讓我自己的臉,就是把pising給大家看,讓我的族人更知道說,還是有年輕人回來呀,讓我自己部落的年輕人來帶領我,去認識我們部落的視野,然後也更親近我們的海洋)
(都歷場學員 黃奕芸
minanamay i Tolik 黃奕芸
大家都只看的到,部落的年輕人,或是說在這邊生活的人,很美好的一面,可是,就是,真的很難去看到,我們所謂要生存這件事 ,真的很不容易)
(卡路發企業社負責人 situngusay nu kusi
都歷場主辦人 mipanay i Tolik 部落青年 吳龍(馬丁)
kapah nu niyazu' 吳龍(馬丁)
以前我們的祖先靠這個地方生活,輪到我們這邊,我們也是,可以說靠著它生活 可是,可能有點變了一點,以前是捕撈 ,然後我們這邊可能是有一點,不是說觀光業,可是就是想說,我們要介紹這個海邊,怎麼樣的故事 名字,玩一些 水上運動)
國海院院長 邱永芳
yencang 邱永芳
讓年輕人回來,他有一些工作可以做,我們就退到第二位來做協助,輔導 協助的工作,那或許這樣的一個經驗,或許把它變成一個,傳統的文化活動的時候,在這個地方如何生存下去,如何生活下去,這個就是文化的一個傳承)
(都蘭部落前總幹事 蔡政良
ayaway congkanse 蔡政良
短短四天三夜要所謂的文化體驗,台語叫想都別想,中文叫做很困難,海海人生的這個第二屆的這個營隊,我們其實就是希望說是在開這條路,阿美語裡面有一句話,Mala'ayaway a lalan,Tayra i dao'c,意思就是說,這個路很遠 我們一起走到永遠,直到永遠這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