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鈴聲大作,簡訊上寫著"國家級警報",地震速報預警,可不是每個縣市民眾都收得到。
過去考量台北市多高樓大廈,只要震度達3級以上,就會發布警報,但氣象局表示,從5月1號起取消,比照全國其他縣市,統一震度4級,才發布警報。
(中央氣象局局長 鄭明典:
過了那麼多年,那我們發現在4級以下,幾乎沒有發生過任何災情,沒有災害發生的情事的話,那我們事實上是應該要把標準再調高一點,免得產生擾民的現象。)
由於日前連續2起地震,其他縣市民眾抱怨,即使震度4級,也沒收到簡訊,成了"國家級邊緣人"。不過也有民眾認為,台北市震度3級就預警,其實除了多高樓,主要是老舊建築多且密集。對於中央統一震度4級才預警,台北市副巿長黃珊珊表示尊重,但強調地震防災比預警重要。
(台北市副巿長 黃珊珊:
那我想全國應該大家都在把防災當成第一要務,那警報反而只是一個提醒的作用,我們都把任何災難的部分,我們都是平常就要做好準備了。)
建築結構技師分析,其實震度3級,對於建物直接損害不大,依照台北市過往經驗,震度達到4或5級,才會對建物造成損害。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副理事長 賴建宏:
就4級來講,其實是以一個,也是類似一個預警性的作用,就(台北市)幾次的地震來講,大概都震度都在5級以上,其實才會比較有顯著的一個地震危害。)
氣象局表示,如果3級就預警,民眾久了就會麻痺,甚至會造成"狼來了"的反效果。建築結構技師則提醒,老舊建築結構安全與否,應從房屋耐震補強角度做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