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3
記者
綜合報導

回鄉創產業 "雨來菇"傘下家人齊聚

在屏東縣滿州鄉,有一位排灣族婦女因為想念過去,只要下雨部落族人就會提著水桶到操場搶採雨來菇的情景,而決定與家人一同栽進培育雨來菇的世界,原本以為雨來菇簡單好培育,沒想到投入產業將近15年時間,就有6年時間花在研究和開發通路,完全沒有回本,曾經一度想放棄,又因為兒子的加入重新燃起了信心,現在雨來菇產業交棒給下一代,通路點愈來愈廣,農場也愈來愈有規模了,支持他們堅持下去的是一家人為著共同目標打拚的凝聚力。

廣大的腹地裡,綠色網子圍成一圈一圈,這是阿琴姐一家人的世外桃源,也是一家人凝聚情感的地方。

(老闆娘 潘秀琴  Paiwan
你現在看到的雨來菇產區,你看我們面積,有大概1公頃、1.2公頃,為什麼,像我們雨來菇,只有種大概5分多,不到6分地,所以我們其他的都要做綠化,因為雨來菇,不能全部把它種滿,因為我們要維護這個環境,要人家來看一下,整個綠化環境,然後維持它的那個,像空氣,它的視野都要維持,所以我們沒有把它種滿,其他的做綠化,還有做一個水循環的功能

石頭上黑黑一塊塊的,就是阿琴姐一家人細心呵護的雨來菇,又稱為情人的眼淚,顧名思義就是在下雨,才會出現的雨中珍寶,大太陽下又會消失,這個特別的生物,不屬於菇類,而是屬於藻類,屏東縣滿州鄉的阿琴姐,因為想念過去,只要下雨,部落族人就會提著水桶到操場搶採雨來菇的情景,而決定與家人一同栽進培育雨來菇的世界。

農場夥伴正忙著採菇,熟練的動作,在石頭間來回穿梭。

(農場夥伴 沛淳 布農族:
papalraini tutakawaungane 沛淳  Bunun
就是這樣撿,不要,把那個石頭跟草,拿起來就好了,因為有石頭,會黏在一起。)

(農場老闆娘 潘秀琴 排灣族:
kiacapili  takawaungane 潘秀琴  Paiwan
雨來菇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種的,雨來菇它最重要的就是水質,第一個是水質要很重要,要很乾淨沒有汙染的水質,第二個就是環境,環境就是包括它的土壤,完全不能用藥,任何藥都不行,然後它的環境,因為雨來菇它是,吸收空氣中的氮,所以你的環境維持的都要很棒。)

不過培育雨來菇,可不是件簡單事,阿琴姐一家人原本以為,有水就能讓雨來菇豐收,但是水的量多量少,嚴重影響雨來菇的品質,於是投入產業,將近15年時間,就有2年時間,花在研究雨來菇的特性,又因為這是一個少有的產業,所有培育的知識,都靠自己摸索,培育的雨來菇上百斤、上千斤的丟棄,損失嚴重,讓阿琴姐與先生一度想放棄這個產業,但苦還不僅如此,在產學合作後,長了知識,但又出現另外一個考驗,就是銷售管道,於是到處拜訪,到處擺攤,後來在兒子的加入後,才慢慢上了軌道,重新燃起了信心。

(農場老闆娘 潘秀琴 排灣族 VS. 兒子 高志韋:
kiacapili takawaungane 潘秀琴  Paiwan VS.  lalake ka sawvalay  高志韋  Paiwan
(兒子包裝有愈來愈熟練了嗎) 他很熟 其實他主角 (那媽媽有愈來愈熟練了嗎)媽媽速度也是很快,我是總裁,所以不用裝,靠嘴巴。)

(農場老闆娘 潘秀琴 排灣族:
kiacapili takawaungane 潘秀琴  Paiwan
你要有栽在這個雨來菇的世界,你才知道它其中的辛苦,它其中的,它裡面真正的體會到它的辛苦,這個過程,我們剛開始都是在那邊,一直在燒錢,有一段時間曾經想要放棄,有想要放棄,那是因為後面,後續兒子也長大了,當兵回來了,看到這個產業,因為我們本業是製造業,他又不喜歡製造業,然後他看到這個產業,他說,他找我談說,媽媽我可不可以,利用我們家的地,我想要去搞雨來菇,我就跟他講說,我們搞了幾年都搞不上來,真的是已經都想要放棄了,可是他說他看到這個產業的願景。)

(兒子 高志韋:
lalake ka sawvalay 高志韋
因為當初是真的是當完兵,因為家裡原本是做工廠的,是做工業的東西,但是我不想接觸那一塊,所以我想說,因為家裡另外一個副業,就是培育雨來菇,想說就回來做雨來菇好了。)

(兒子 高志韋:
lalake ka sawvalay 高志韋
因為採收完了,我們會持續送過來清洗,外面有網子,我們就靠這個網子的大小,來挑它的那個,雨來菇的大小出去,小的會收集在那邊,那邊的話,我們就是可以當種苗,我們再把它撒回去,還可以再培育一次。)

5年前兒子接手家中的雨來菇產業,帶進了新世代的想法,拓展了銷售點,對培育雨來菇的環境,也更加要求,從農場的場區規劃,到培育使用的介質,還有環境的綠化,都嚴格把關,親力親為,也讓原本持反對意見的父親,逐漸接受,現在已經是兒子農場裡的夥伴。

(兒子 高志韋:
lalake ka sawvalay 高志韋
我們目前是有機轉型期,在今年的3月分就會轉為有機,我們是用花東的天然碎石,因為花東部分的,它的天然碎石會比較沒有,無農藥殘留,而且重金屬也會比較少,如果是在市區的,重金屬基本上,因為石頭,我們也會去驗重金屬含量,讓它比較天然的方式成長,比較無毒。)

(老闆娘 潘秀琴 排灣族:
tawvane ki tauki 潘秀琴  Paiwan
現在讓爸爸覺得說,這個小子比我還厲害,我做傳統產業已經快40年,還沒有他的成就這麼快、這麼好,所以現在他只要什麼事情,他都會跟兒子商討,所以現在農場,你們看到的農場,整個管理 整個規劃,都是兒子自己處理。)

(兒子 高志韋:
lalake ka sawvalay 高志韋
沒有員工什麼都要自己來的話,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像打客戶也要,採收也是我們,接水管、修理東西、割草,農場環境整潔,都是我們自己來,因為想說,一開始就做了,做了現在放棄也不是,因為就浪費了前面的精神,對啊,想說做了要就做到最好,要就一開始就不要做,不然就浪費前面的,跟家人一起打拚的那些過程。)

採收後的雨來菇,經過清洗,分裝,再送到消費者手上,阿琴姐一家人的雨來菇農場,講求新鮮無毒,產地直送,還有情感滿分,而且在各大賣場都買得到,過去培育的辛苦,在雨過天晴後,一步一腳印的實現家人們心中的藍圖,現在已經有3個培育點,並朝著觀光農場前進,其實說是培育著雨中珍寶雨來菇,其實也在培育呵護家人間的關係。

(農場老闆娘 潘秀琴 排灣族:
kiacapili takawaungane 潘秀琴  Paiwan
我個人我是覺得是,凝聚一個家庭,那個力量是我想要的,(反黑字帶子上未出現請刪除)因為可以一個工作可以家庭這樣聚集在一起,有時候可以坐下來聊聊天 有共同目標共同話題,我覺得這是我想要的。)

(兒子 高志韋 :
lalake ka sawvalay 
鼓勵應該是家人吧,因為家人,其實有沒有賺錢是其外,但是跟別人不一樣就是,我們可以跟一個家庭,有一個同樣的一個目標,然後一起去打拚,然後一起去努力這樣子,就很不一樣,就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