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職場競爭力之餘,也不能漏掉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屏東大學編織的浪漫對話分享會,邀請到排灣族傳統織布國家級保存者許春美老師,以及賽德克族梭織老師何珍襄,分享原民的編織文化。
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舉辦"織緣-賽德克梭織與排灣編織的浪漫對話"分享會,邀請到賽德克族梭織老師何珍襄,以及排灣族傳統織布工藝國家級保存者許春美,分享原住民族的傳統編織文化。
(屏大文化創意產業系主任 葉晉嘉
Raya na patudan
從理解開始再進階到,第二個是去懂得欣賞,我們期望說學生不是要學會織布,也不是學會編織,而是理解編織欣賞編織,那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能夠有新的想像可以有新的創作。)
兩位老師在分享會中,暢談自己族群的編織文化跟經歷,學校除了希望讓更多人知曉原住民編織工藝外,也讓編織這項無形文化資產能持續推廣傳承,讓學生從理解學到欣賞,才能在文創上有更多發想。
(屏大文化創意產業系學生 林芮靜
pataqsian
才用短短的幾分鐘,道出他這一生織布這條路,這只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是希望可以在聽到更多之後,不管是她的作品,或是她的人生故事跟經驗。)
(屏大原專班學生 Tiang Isqaqavut Bunun
pataqsian
不一定就是走這樣客套式的,還是公式化的,也可以像這樣子就是隨性的發揮,然後我們創作的部分也是,我覺得是會有更多的靈感上的激盪。)
會場不僅展出兩位老師工法精湛的作品,更透過跨文化跟世代的對話交流,給予學生有更多元的文化學習與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