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anpanabih 'okik koSa' nom maehraehrang kil mae'iyaeh nanaw. 1 ka:i'ma' 'okik koSa' 1 ka:i' nanaw, ma' hayza' 'ima 'i:zo' ka hina'azem. 'isa:a' haeba:an mae'iyaeh komoSa' 1 kapanabih So: hawka' ila, ma' 'iwan 1 'ima 'okik hingha' ka kinita' hawka' ila.
ray taywan noka SinSinrahoe' ka kapanpanabih, honaehnge: ila pakhihimi'an noka 'aroma' Sinrahoe' ka to'oya'. 'isa:a' 'akoy ka kapanabih 'am hawka' ila. 'in'alay 1987 tinal'oemaeh boeloe' ila ka 'inelet, ray mita' 'oemaeh haeba:an mae'iyaeh matawaw ila 'am komil'itol noka SinSinrahoe' ka kapanabih, ma' may kaspengan 'am komil'itol ka'alnoSinSinrahoe'. ray 2019 tinal'oemaeh, pakaSna'itol ila ka 國家語言發展法, 'i:zo' ka sinpeng komoSa' to'oya' 'am pa'oSa' katatoroe'an ka'alnoSinSinrahoe' ray kakiSka:atan. mininSala' ka pinonrowa' koSa'en 'in'alay 7年級 potngor ray 9年級, 1 ka Sinangayan 'am 1 ka katatoroe'an ka'alnoSinSinrahoe', ray kam'ibabaw kakiSka:atan kamakiSka:at kayzaeh nonak pawhi:il 'am tatoroe' a 'oka', So: 'alikaeh 'am ray 111 tinal'oemaeh papatawaw hini sinpeng. 'oka' ila haysani kamasengpeng 'am maehraehrang ka hini 1 howaw, hayza' 'akoy ka kakhaha:ihan, 'am nak'ino' patatoroe' ka korkoring ka'alnoSinSinrahoe' ma' 'okik hingha' ka hina'azem. 'isa:a' SinSinrahoe' mae'iyaeh rima' ila ray 教育部 'am pakSekla' nasiya 'ima 'es'es ka hina'azem 'am komil'itol ka kapanpanabih.
每一種語言存在的意義,絕對不是只有溝通,當一個單詞、一句話誕生,蘊含的意思不會只有表面,而是包裹著地理、時空、情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說,一個語言的消失,代表著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也隨之消失。臺灣原住民族的語言,歷經長期的殖民語言及國語化政策影響,讓許多族語瀕臨滅絕,西元 1987年解嚴後,國家興起原住民族語言復振的風潮,開始以政策面來推行族語復振,2019年,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其中明訂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於國民基本教育階段,初步規劃,7-9年級,安排每週一節必修課程,高中階段則以不硬性規定的選修方式,最快在民國111年實施。不過,近期的課綱審議大會,針對本土語言納入國高中必修課程,掀起熱烈討論,也產生國家語言如何納入部定課程意見分歧的狀況,原住民族社會發起連署,走上教育部,表達搶救族語的決心。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台元
國家教育研究院kamatatoroe'toroe' 李台元
從過去這個單一語言來看的話 ,它事實上單一語言背後精神,就是同化政策 ,同化政策就是說,讓其他的語言,不准再表現出來 ,就是被壓制 ,甚至被消滅 ,所以這個部分就是 ,國語才是唯一的國家語言 ,是當時候,所以到原住民族語,就在這個情況,這個情境底下,它變成了一個失語的 ,就是經歷很大的,一個語言的一個轉換。)
敲下議事槌,正式三讀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法案中,第一條確認原住民族語言是國家語言的地位。
隔年107年12月,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其中第九條明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象徵著原住民族語言的教學,將從國小延伸至國中、高中,並且最快在民國111年正式實施。
臺灣原住民族的語言,歷經荷、西、明、清、日據時期至國民政府,長期的殖民語言及國語化政策影響,讓許多族語瀕臨滅絕,西元1987年解嚴後,國家興起原住民族語言復振的風潮,開始從政策面來推行族語復振,並在2001年,教育部正式實施鄉土語言納入正式課程中。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台元
國家教育研究院kamatatoroe'toroe' 李台元
為什麼要做族語復振 ,它一定是族語面臨消失的危機 ,我們叫做瀕臨危機的語言 ,瀕臨危機的語言 ,全球有2千多種 ,臺灣就有24種 ,這24種它有程度上面的差別 ,大概有8種已經消失了 ,也就是所謂平埔族的語言 ,應該是10種,8到10種已經消失了,16族語言都是瀕危語言 ,包括像邵族,它是極度瀕危。)
(政大民族學系主任 王雅萍
政大民族學系kakbazae'an王雅萍
最嚴重的一個情況下 ,大概是在民國70年到80年代 ,就是現在民國60年,跟民國70年出生的,這一批小孩子 ,我常常把這批人,叫做失語的世代 ,所以本來一般的母語 ,就是都可以是在家庭就可以去 ,就是去傳承的,但是我們原住民的語言 ,就是快速流失。)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kakbazae'an Sifo Lakaw(鍾文觀) Amis
現在絕大多數的,原住民的父母親 ,在當父母親的這一代,三四十歲的這一代,是被剝奪的這一代 ,當絕大多數原住民,沒有辦法使用族語的時候 ,我們怎麼認為說 ,他在家裡,可以把族語當母語,來教給下一代 ,今天不是意識的問題 ,今天不是他要和不要的問題 ,他是能和不能的問題 ,他既然不能了 ,那你要說,家庭要去負擔這個責任說 ,要把這個族語,在家裡面去傳遞下去 ,這件事情就是一種自殺 ,過去叫謀殺 ,我們用政策去謀殺了,這個語言跟文化 ,現在你認為這個語言,應該要回去教這件事情 ,就是你要讓原住民繼續自殺。)
原住民族語言快速流失,在生活中,在家庭中,不再是族人溝通語言的第一選擇,過去殖民政府從教育著手改變語言的使用習慣,現在原住民族社會大聲疾呼,語言從哪裡消失就要從哪裡救回來。
為彰顯國家語言平等的理念,並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教育院啟動12年國教相關課程綱要修訂工作,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排入國中及高中階段,按照目前國教院規劃,7到9年級,將安排每週1節的必修課程,但部分課審委員認為,這將排擠其他課程,也可能為學生帶來負擔,因此會中也再提出3個方案,分別是維持原案,或只剩7年級必修、8到9年級改成選修等方式,但經過數週討論,有4名委員先是退席抗議,之後選擇請辭。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kakbazae'an Sifo Lakaw(鍾文觀) Amis
這件事情來說 ,對於我們也許不是在學校,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 ,可是我們很清楚 ,那個感覺,就是再次把你剝奪掉 ,我認為那個過程粗暴到說 ,你就是要摀住我們孩子的嘴巴 ,他沒有辦法繼續再說話,我們是我們的語言 ,這句話意思是 ,當我開始使用這個語言的時候 ,那就是我了 ,人家很清楚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清楚你是誰 ,我不需要解釋一長串說我是誰 ,我不需要把戶口名簿出來,告訴你說我是誰 ,我說話我就已經表達了我是誰)
(聲音來源: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布農族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Bunun
可能高中(國中)端的老師,他們並沒有去反本土語言,但是他們只是不太能夠理解,譬如說我們族語的,這種存亡危機的迫切性,所以他們總以為說,國一上族語課就夠了,國二國三就不用上,國一講句坦白話,就是不太夠用的,因為這樣,只有從現有的國小六年,往上推1年而已,我們是比較期待往上延伸3年,甚至到了6加4)
(聲音來源:教育部國教署高中組長 張永傑
教育部國教署高中組kakbazae'an 張永傑
當次會議討論過程中,有部分的委員中途離席,不過因為出席委員仍舊達到了,法定的開會門檻,因此會議持續進行,會中針對國民中學的,課程架構部分,因為還需要時間做充分地討論,因此會議決議,先擱置相關議題,教育部尊重課審會的民主運作機制 ,後續也將持續依法進行,課綱審議程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kakbazae'an Sifo Lakaw(鍾文觀) Amis
回到課綱這件事情來說的話 ,你只是一個最低限度的 ,回應法律上的要求 ,當一個孩子問你說 ,我為什麼國二 ,就是八年級 九年級,沒有族語可以修的時候 ,那你要怎麼去回覆說 ,學校其實是在尊重多元文化的 ,這個其實這個概念是很矛盾的 ,學校又如何告訴原住民家長說 ,我們是很重視,你們語言跟文化的存在 ,又如何跟學校所有的人 ,跟老師們說 ,我們其實應該要提供,他們更大的空間跟條件 ,讓這些臺灣的多元文化價值,成為每一個人的能力)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布農族
東華大學民發系kamatortoroe'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Bunun
我覺得這次是,整個原民社會和教育界對話的,一個好的機會 ,因為畢竟我們整個的語言,和文化的流失 ,以前的學校系統 ,它有一定的角色在裡面 ,所以從轉型正義的角度 ,現在學校端這邊 ,不管哪一級的學校 ,它必須要有一種自我省察 ,自覺到說 ,整個學校體制以前是 ,迫害原住民族文化的一個幫兇 ,你現在要表示某一種族群平等 ,你要落實轉型正義 ,你要做一些彌補的話 ,學校端,它可能態度要積極一點 ,困難是在 ,可是我們到底該如何去解決 ,大家可以盡量去討論)
這樣的事件傳出,搶救族語國高中必修原住民教師聯盟發起搶救族語行動,提出三大訴求,[[資料畫面搶救校族語必修 CG in]] 基於憲法增修條文,教育部應負起族語傳承發展責任,維護原住民族學生族語受教權; 教育部應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將族語列為部定課程,國高中必修,且國中3年不間斷;並要求教育部儘速執行既定政策,完成十二年課綱法定審查程序。[[CG實 out]]
(原教盟代表發言 白紫‧武賽亞納 鄒族
kamamangabas no 原教盟 白紫‧武賽亞納 Cou
我們是一群來自各地的,第一線的原住民的國高中老師 ,我們今天站在這裡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站出來 ,捍衛我們原住民孩子的,族語受教權 )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kakbazae'an Sifo Lakaw(鍾文觀) Amis
它是一個族語課 ,它在落實原住民權利的一個課程 ,可是學校要有一個態度是 ,這個族語課 ,我要讓學校所有的學生,都認識這個族語課 ,我們要讓這個社會的 ,新一代的臺灣社會的公民理解 ,真正的多元文化是存在的 ,而不是隔離說 ,你是阿美語就到那個教室 ,你是布農語到那個教室 ,閩南語到那個教室 ,實際上那個小時 ,我們並沒有發揮它在教育 ,整個學校所有的成員 ,包含老師,當教育工作者自己對多元文化 ,其實是漠視的時候 ,我們要如何讓這個學校能夠回應 ,現在課綱在強調的一件事情 ,叫做自我認同,跟多元文化尊重這件事)
(參與陳情學生
kamakiSka:at
我希望大家可以更聽到 ,學生的聲音 ,因為學生才是這個制度下,被影響的人 ,最直接被影響的人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多聽聽學生的聲音 ,現在有多少國中生,想要學族語卻沒有環境 ,而且礙於家裡,可能也已經沒有再講母語了 ,爸爸媽媽也不會講了,所以是不是現在的教育 ,更要提供一個族語的現場 ,族語的課程給學生 ,所以我們一定要支持,族語保持必修 ,每週1節1小時實施,謝謝)
(原教盟代表發言 白紫‧武賽亞納 鄒族
kamamangabas no 原教盟 白紫‧武賽亞納 Cou
我們其實就是國家語言 ,用霸凌的方式 ,讓原住民的族語消失的這一代 ,我們這一代的老師 ,這一代的家長 ,雖然我是老師 ,我也是家長 ,其實我們已經不太會講自己的族語,變成一個失語的民族 ,一個族群沒有靈魂 ,就像行屍走肉 ,讓人家看不起 ,所以我們從小都有那種,認同的汙名感 ,害怕人家知道我們是原住民,當我們長大之後 ,知道我們是原住民的時候 ,我們又無法用我們的身分證 ,族語跟別人去說 ,我們是原住民 ,這樣子的痛苦 ,這樣子內心的扭曲 ,我想可能漢人朋友 ,非原住民朋友可能沒有辦法了解 ,原住民孩子從小扭曲的痛苦 ,我們現在成為老師 ,成為母親 ,我們很希望我們的孩子,下一代 ,不要走我們相同的道路 ,我們希望他們是充滿自信的 )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 許麗娟
教育部國教署tahtahoki' 許麗娟
目前也回到了我們,課審大會在進行討論,那持續地在討論審議中 ,目前尚未進行決議,就教育部的配套措施運作當中,我們也在課審的進行當下,積極地盤點我們所有的資源,進行配套的規劃,那這些配套規劃就包含,我們師資的培力,教材的部分進行研編,那我們所有的配套措施的,運行順暢 ,也有利於支持第一線,依照未來的規定,去進行相關的開課)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kakbazae'an Sifo Lakaw(鍾文觀) Amis
對於家庭來說 ,過去的家庭 ,為什麼會停止跟下一代說族語 ,主要是因為學校不准我們說 ,學校連帶就影響家庭的選擇 ,現在我們在強調原住民權利的時候 ,我們在伸張 ,在倡議的是原住民新的 ,應該說在伸張倡議,臺灣多元價值的時候 ,家庭是不是能夠連帶感受到,它是被尊重的)
(參與陳情學生
kamakiSka:at
因為我們現在這群大學生 ,我們在學族語的路上 ,已經跌跌撞撞非常受傷了 ,我們已經很努力 ,很用力的在學族語了 ,但是國中或是國小階段 ,我們沒有接觸到族語這個課程 ,所以導致我們現在學族語,非常非常辛苦 ,那我更不想要看到,我們底下的弟弟妹妹是,跟我們一樣有這樣子的歷程 )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台元
國家教育研究院kamatatoroe'toroe' 李台元
整個社會 ,我們就要去推動 ,不管是國民教育階段 ,或者是終身教育,這樣子的一個階段 ,甚至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階段 ,都必須要喚起說 ,社會大眾對本土語言的共識 ,這種認識或者是它的,我們說它的積極性 ,就是說去維護它 ,保存它 ,進而多去使用它 ,這樣一個精神 ,這個理念應該是,未來推動語言政策,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說政府也好 ,民間也好 ,必須要去不斷去帶動 ,這樣的運動 ,就是說族語的運動 ,用族語的運動)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布農族
東華大學民發系kamatortoroe'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Bunun
我們現在就是要塑造一種趨勢 ,你不但要學主流社會的東西 ,我們同時又要學我們的語言跟文化 ,你要在社會爬的時候 ,這種雙文化能力,你比較能夠爬 從這個人性的角度去看)
(政大民族學系主任 王雅萍
政大民族學系kakbazae'an 王雅萍
因為國家語言法是規定,111年就要上路 ,111年上路的話 ,只剩下2年的準備期 ,那個課綱過了之後 ,我們還要做那個課程手冊 ,還有要編教材 ,還有老師的培訓 ,所以我們等於是 ,教育部的師資培育 ,原民會的族語專職老師 ,原住民的族語學習中心 ,然後大學端的族語 ,這些其實都已經在位了 ,就是差那個,就是課綱一個修改的一個微調 ,通過之後,我們就全線上路,因為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理事長 Sifo Lakaw(鍾文觀) 阿美族
台灣阿美族語言學會kakbazae'an Sifo Lakaw(鍾文觀) Amis
有沒有課綱 ,課綱裡面有沒有必修這件事情 ,不是只有學校裡面的問題 ,它會連帶影響到家庭 ,怎麼去思考 ,自己的語言跟文化存在的價值,我們應該要從另外一個角度裡面,去思考這件事情 ,族語其實是很有能力的 ,因為當你會使用這個語言的時候 ,你其實是另外一個角度,在看這個世界的能力 ,所以當你選會兩個語言的時候 ,那是意謂的是 ,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裡面,去看見一件事情 ,那個其實是叫能力的 ,所以大家不要陷入了 ,族語只是拿來溝通 ,或是保存文化而已 ,而是應該讓它發揮在當代的 ,下一代看世界的能力 ,所以 ,當你會族語這件事情 ,它可以滿足你的自我認同 ,跟表現自己是誰這件事情)
教育部表示,絕對會尊重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和條文,逐步完成第九條的規定,也會在課綱審議中拉近彼此的認知。原住民族語言,乘載著一個族群的文化,絕對不只有溝通的功能,當學校成就了族語地位,奠定學習族語根基,進而影響的是家庭,還有整個大環境對於多元文化的接受度和友善程度,政策影響語言傳承,大社會影響原住民說族語的勇氣,唯有彼此尊重,才能建構出族群共榮的那條路,1990年代開始的原住民族語言復振,到今年邁入30年,家庭、學校及社會大眾,對於語言傳承責無旁貸,因為當一個文化成為眾人共同重視的資產,才能找到國家語言的真實存在價值,才能在這塊土地上深根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