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記者
達少/何宗熹 新竹尖石

早期以族氏散居各山間 梅嘎蒗.花園同脈同源

我們來回顧部落耆老講述部落歷史,這是分別在新竹尖石與五峰鄉的兩個部落Mekarang(梅嘎蒗)與Mayhuman(花園)。從部落耆老講述的故事,可以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同一個脈絡來的。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新竹縣尖石鄉梅花部落,泰雅族語稱Mekarang(梅嘎蒗),Mekarang族語名稱其實是有典故的,至於梅花村這個名稱據耆老口述國民政府遷台要求以公文方式重新將地名以國語命名,部落多數意見以【櫻花村】為名呈報鄉公所,復經一個月後正式函覆不同意以櫻花村為地名,官員表示如部落村民真那麼喜花,就保留花字,前字仍需更改,最後為不得罪政府官員,就以【梅花村】為本部落新地名。

(陳光松  Atayal   梅花教會退任牧師
我們Mklapay群祖先的原居地是Mrayan。在大霸山角下介於Cinsbu〈鎮西堡〉的隔一座山Mrayan,我們的祖居地Mklapay,從那裡族人開會說還有許多的土地可以另尋新地,Mklapay人口眾多,因此開始分散,我們Mekarang的祖先Moraw‧Watan來到我們現在Mekarang這一塊地。這一塊地原來不叫Mekarang還沒有名稱,只認為是太陽易照之地或凹地著稱,但是後來Mknazi戲稱我們Mekarang tapaq byux〈梅嘎蒗Mekarang 扁屁股〉,為什麼叫扁屁股因為我們的地形是扁的凹的,祖先找到這塊地,在這裡種旱稻,種下所有的穀物,小米...等等。種的旱稻特別是糯米旱稻,一直到20年前我們還在種旱稻,這裡種的旱稻很特別,吃糯米糕的時候,在吃的時候,我們族語說臼齒是karang,吃糯米糕的時候連臼齒都拔出來了,糯米糕的黏性拔掉臼齒,Mekarang的地名由此而來。吃糯米連臼齒都拔下來這是地名意義的由來。)

梅花村(Mekarang),是尖石鄉內泰雅族S'uli語群(澤敖列)的唯一村落,其他村落均屬於Squliq語群,S'uli(澤敖列)群語大都分布在泰安鄉及部分分布於五峰鄉跟南澳鄉,語言的改變相傳是祖先離開發源地比較早。

(陳光松  泰雅族 梅花教會退任牧師
至於我們S'uli〈澤敖列群〉很早就離開發源地,我的祖父他說我們是屬於Mklapay群,我們泰雅有20個社群的支係,比如宜蘭是Mklesan大同鄉Mtranan復興前山Msbtunux後山Mkgogan我們尖石有Mrqwan Mknazi我們是屬Mklapay。我們Mklapay 包括Mesyuzing 梅花、花園、竹林、矛埔及spaziq到苗栗的天狗、大安、象鼻、眉原這些都是屬於Mklapay群的。)

 Mekarang的祖先Moraw‧Watan睿智的選擇這塊肥沃的土地,在日據時代的時候是日本農業示範區,當時的新竹州(桃竹苗)每兩年的農產品展覽會,幾乎會在Mekarang與桃園角板山輪流展示。 

(陳光松  泰雅族   梅花教會退任牧師
『Mekarang這裡的旱稻非常的好,以前〈日據〉新竹州包括桃竹苗,新竹州的農事展覽會,農產展覽會,所有的農產物會帶到梅花這裡展覽,有時候會到角板山〈桃園復興〉這兩個地方是日本時期的模範農業,梅花跟角板山。我們桃竹苗的旱稻梅花這裡的最好,日本試驗這裡的糯米旱稻非常的好吃,因此日本鼓勵Mkarang的族人多重旱稻糯米原來他們進貢到天皇那邊,聽說進貢到日本天皇那邊。我大約在一歲的時候日本剛好在教族人耕作水稻,他們用隘勇來造水田,現在有的已經被蓋房子了從這裡一直到上面,水田都是日本教導的,他們帶漢民族來造水田再分給族人,我的也有每戶人家分兩分地。族人知道怎麼耕作之後就可以自己拓耕了,從那時候我們就自己拓耕了。)

新竹五峰鄉花園村Mayhoman村,部落中間串流著Mehoman花園溪,在油羅山下有如一盆花園,族人稱為小梅花村,因為鄰近村就是尖石鄉的Mekarang梅花村。

(Temu‧Bonay 泰雅族  五峰鄉花園村天湖部落耆老
  Mayhoman 村這裡的族人並非都原來居住在這裡的,從Buta一半跟各地方來的,日本放話說要做水田所以都來到Blhuy〈通草〉過去族人稱的地名,日來了就稱這地方為Mhoman了。Mayhoman有好幾個氏族,在學校的那附近就有五個當時的祖先居住在那邊,在第六鄰的對岸有七個祖先居住在那裡,他們當時知道哪裡可以開闢水田所以先來這裡找地方居住,日本來了以後就稱這裡為Mayhoman,〈Mayhoman是什麼意思?〉這是日本話,泰雅族語是Blhuy〈通草〉。我們的祖先原來是居住在梅花那裡,當時的一個祖先是從Mebalay遷到Mekarang梅花,並不是只有一個族氏而已,知道有這一個地方可以居住就會有別的族氏陸續遷住,梅花不是只有一個族氏的組成,我聽到的是梅花部落的祖先有兩個祖先,就是再加上從Mbalay的遷住,應該是有三個祖先最先遷住在梅花這裡,〈Mayhoman〈花園〉部落的族人後來大都是從Mekarang〈梅花〉遷進來的嗎?〉沒有!大都是從梅花遷居到Mehoman〈花園〉這裡來的。當然也有原來不是一個家族的族人後來進來的,當日本推動水稻耕作的時候才遷進來的日本也分了水田給他們。)

Mayhoman花園部落族人最早的名稱是Blhuy(通草),當時這裡遍地長滿了通草,Mayhoman花園部落的族人大部分在日據時代的時期從Mekarang梅花遷移過來的,因此有小梅花之稱。

(Temu‧Bonay 泰雅族  五峰鄉花園村天湖部落耆老:
『光復以前日本還在的時候,日本為了顧慮到生活的問題,他們鼓勵族人儘量耕作儲存糧食,那時正當日本在戰爭的時候,日本並沒有阻止族人在林班地耕作,但之後還要造林,讓族人能夠永續生存,之後政權交替了。)

Mayhomang上部落天湖,在2004年艾莉颱風時地基下陷成為危險地勢必遷移,如今該部落已遷到較高安全的地方R'ra(瞭望之意),大約共有30幾戶居高臨下,天湖部落族人開會決議要把天湖改為R'ra部落。

(黃修明  泰雅族  時任五峰鄉花園村長:
『日本還在的時候這裡稱做牧山,國民政府來了之後這裡改為天湖部落,現在我們經過會議後我們一致改為R'ra〈瞭望〉部落了,〈上部落〉上部落。我們這裡有三個祖先,過去並不相識我們這裡有三個大老,三個大姓。一個大老是白石部落在日本時代,一個是馬鞍部落〈Mawan〉另一個是Talakas就是栗園部落。我們Mayhoman〈花園村〉分布R'ra〈瞭望〉部落Blhuy〈通草〉部落還有比來部落還有河頭部落,分布四個部落,一共十個鄰。5450-5458兩百七十多戶人口大約一千多人。)

早期泰雅族人大多以族氏散居在各山間,日本進來之後,除了便於管理,在推動水稻耕作時期,驅使族人遷居整合成為聚落。Mayhoman村的形成也是在那個時期,從鄰近各方遷居而來,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