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在剛抵達的疫苗前拍照留念,20號美國提供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數量龐大被各界視為國內疫情延燒的及時雨,但該怎麼分配?引起各界關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基本的大方向啦,我們講說65歲以上,因為會到65歲以上這劑,所以孕婦也會包含在裡面 )
雖然將孕婦施打順序往前,與原民65歲以上長者並列第六順位,但依先前疫苗分配及施打情況,部分原民長者較多的縣市,容易因疫苗數量有限而排不到接種。因此有立委表示,中央應考量原住民族地區人口結構,來進行分配。
(國民黨立法委員 Sufin‧Siluko (廖國棟) 阿美族 :
鄉下都是老人家在年輕人都不在,所以理論上高比例的施打對象,或是優先對象,幾乎是全部了啦,幾乎全部都是高風險的 )
因為根據原民會資料顯示,疫苗分配較多的雙北市,65歲以上原民長者總共有4,200多位,然而光一個台東縣,原民長者就高達1萬1千多位,花蓮縣更是有1萬2千多位,而屏東縣也有6千多位的原民長者。 雖然雙北非原民長者更多,但廖國棟表示,是否能再將原民地區醫療及交通考量進去,比照離島原則分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因為年齡層已經往下降,相對年齡比例應該比較多,不過我們可以來檢討看看,看看它確實的需要,確實它也有一個,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那怎麼樣的分配,對原鄉衛生所在施打的時候,能夠更方便一點,我們可以蒐集相關意見來檢討 )
然而近日受到AZ疫苗施打後續報導,原鄉地區也出現緩打潮,立委伍麗華提到,原鄉防疫的機制與其他地區有所差異,若原鄉各地能將多出來的疫苗,或是日後分配的莫德納疫苗,再依地區情況排列施打順位,也將有所幫助。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很多的部落都會設立自主的檢疫站,那這些自主檢疫站這些所謂的青年,所謂的志工或者是部落的村長 理事長,這些第一線的人員,那再來呢我們所謂一個長者的照顧者,在部落裡面有很多的文健站照服員)
另外,仍有許多旅外族人,因為疫情限制而無法返鄉,伍麗華也期盼疫苗能有效發揮在原鄉真正需要的人身上,保障族人也守護部落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