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記者
Ciwas Yamai (蔣淮薇) / puljaljuyan (李耀維) 台北市

原民會加入防疫會議 為抗疫政策注入原觀點

(聲音來源:羅娜村居民 Mua 布農族:
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的生命,這樣子辛苦每天站在這邊,不要讓外地的人隨便進來)

(聲音來源:地利村長 幸國光 布農族:
我們也沒有什麼法條來擋住,可以擋他們)

就算部落自主檢疫站不具有法律效力,全台仍有上百位族人,不論風吹日曬雨淋,願意挺身而出。

(東埔村居民 伍欽亮 布農族:
萬一有感染部落的話,那就不好收拾)

站上保衛家園第一線,仿照台灣國境之門的防疫作法,全面防堵「境外移入」,但無形病毒實在難防,原鄉過去也曾出現破口。

翻開原鄉確診地圖,從5月底,台東南迴地區爆發群聚染疫事件,宜蘭南澳碧候村也出現確診個案,6月初,桃園復興區公所也發現來自大溪蔓延而來的確診病患,再到6月中旬,花蓮秀林崇德某家族,群聚與跨縣市移動,加速病毒傳播,也讓這起案件,前後造成16名族人染疫。

(聲音來源: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我們的疫情進入非常升溫,很多平地人也很驚訝,怎麼會原住民部落,都會發起自主防疫的檢疫站,其實在一般平地社會中,因為沒有這樣的現象,他們也無法確切知道說,竟然會有這樣的需求)

正因為外界普遍不熟悉,部落本身存在自決、自治與守望的特質,誰來成為橋梁?向各界溝通,並將部落防疫現況與疫苗接種需求,如實反映到指揮中心決策端,更顯得刻不容緩。

(原民會副主委 Qucung Qalavangan (谷縱‧喀勒芳安) 布農族: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週二下午會有一個正式會議,我們現在是會議其中一員,所以會針對部落防疫需要,極力來表達)

尤其原鄉地區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的防疫政策,如今原民會已在6月22號,正式加入指揮中心會議中,未來也將及時表達,原住民族防疫觀點及需求,讓政策得以廣納多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