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社會中飛魚季期間為了儲存冬季的食物,部落島上的男性幾乎以海為家,夜以繼日努力捕撈飛魚,而這段時節同時也禁止捕撈底棲性魚類來讓其他魚類繁殖。
蘭嶼四面環海,漁業是雅美(達悟)族社會傳統的主要生計之一。而每年2月分各部落舉行完招魚祭儀式後,正式進入最忙碌捕撈飛魚的季節,同時這個時節也禁止捕撈底棲性的魚類。
(蘭嶼居民 王桂清 雅美(達悟)族:
我們泛稱底棲性魚類,比如說鸚哥魚或者是臭肚魚,還有其他大型魚類,牠都是在珊瑚礁底棲性,像這種魚多半都是小漁網捕撈,或者是用漁槍來射捕,這些東西(行為)是禁止的。)
傳統社會中,只要天氣許可部落男性幾乎都是以海為家,族人表示為讓底棲性魚類繁殖,並將體力全投注在捕撈飛魚作業上,因此在傳統規範族人不得從事捕撈底棲性魚類。
(蘭嶼居民 王桂清 雅美(達悟)族:
招魚祭的這個時間一直到豐收節的月份,大概四個月的時節是捕撈飛魚的時節,所以這個時候男性特別賣力的每天出海。)
飛魚為洄遊性魚類,每年2至3月左右會順著黑潮北上到蘭嶼海域,直到7至8月再返回南方,這段時間成為蘭嶼附近海域主要的魚種,因此在飛魚季期間族人夜以繼日捕撈飛魚儲存,來度過寒冷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