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pacirain do 印度 o paciracirain on tao do Taywan
為了推廣台灣文化,文化部首次透過印度的"影音串流平台"推廣國片,在推廣的5部國片中,也包括由真實故事改編成電影,呈現蘭嶼土地跟達悟族人故事的"只有大海知道",呼應著台灣跟印度展現的多元文化。
為了推廣台灣文化,文化部首次以印度的影音串流平台作媒介,以呈現蘭嶼的土地與雅美達悟族人樸實動人故事的"只有大海知道"、"消失的情人節"、"戀愛好好說"、"無聲"以及"看見台灣"等五部國片,讓印度民眾,有機會接觸台灣電影文化。
(《只有大海知道》導演 崔永徽:
mimong no paciracirain
其實每一次這部電影有機會走出台灣,走到國際 我都是覺得很開心,又能夠有機會 讓多一點人看見蘭嶼,我覺得最感動的部分是說,就是這部片子其實,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原住民的素人演員演出的,然後大家表現得這麼的好)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 王君琦:
tomalamozong no vazay do 國家電影
那我想原住民的多元性,是台灣這一塊島嶼,其實非常美麗非常豐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想 透過這樣的一個方式,其實我們可以把,台灣的多元文化跟印度的多元文化,其實有個很好很好的相呼應)
另外,在2021印度國際影展中,國片"無聲"更是榮獲"最佳導演銀孔雀獎"以及"最佳演員銀孔雀獎"兩個獎項,顯示台灣國片在印度市場的潛力。
(文化部政務次長 李靜慧:
panirsirngen do 文化部
在印度的這一個影展裡面,他們也陸續地看到,台灣的跟他們一些相似之處,或者是不同之處,或是吸引他們的地方,那我想對於我們國片的努力,然後這幾年我們國片的這個大爆發,文化部會 就想要用各種方式,來讓大家 讓我們這個電影的這個力量,能夠讓更多人看到)
《只有大海知道》演員 Si Pangoyod(鍾家駿) 雅美(達悟)族:
macilovot do paciracirain
自己希望如果以後的話,可以回自己的家鄉,可能教自己的小朋友,或者是教學生,就是一些關於文化,或者是演藝的東西,然後讓大家看見我們)
文化部也表示,雖然在土地規模上,台灣比印度小很多,但透過影音串流平台,讓印度人接觸台灣特殊的人文風情,以及豐沛的影視創作能量,期待加深台灣跟印度間的認識與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