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記者
Kimliyan(陸萱) / puljaljuyan(李耀維) 台北市

百里侯之爭選賢與能 政見會助理性審視候選人

地方大選剩下不到兩周時間了,各黨選戰也打得火熱,全台各地區,也陸續傳出賄選爭議,因此學者強調,地方選舉候選人召開政見說明會,讓民眾了解自身優勢與願景,才是改善選舉風氣和選賢與能的首要考量。

2022年地方大選,陸續傳出賄選事件,從法務部選舉查察案件統計分析報告中,可以看到近10年來,各地方地檢署,辦理賄選案件數最多的前四個縣市,分別是高雄、嘉義、彰化、和屏東,選舉類別以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者,占 50.4%最多,其中屏東縣在103 年九合一選舉時,賄選案件數最多有53件,學者也進一步分析,屏東縣有8個原鄉因此地方候選人多,也讓鈔票換選票的情況越演越烈。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台邦.撒沙勒 魯凱族:
(屏東8個原鄉)地方選舉基層的選舉,都會選出100多個公職,包括鄉長 縣議員 村長 代表,所以應該算是候選人數非常地多,然後因為都是小選區,小選區候選人的差距不是很大,因為大家有差不多的親戚,或者是人脈關係等等,有時候20 30票 就有可能翻轉選情)

再看到111年九合一大選傳出的賄選案,手法包括了以提供"免費掛號"服務來行賄,或是涉嫌樁腳餐會賄選,以及涉及現金買票賄選、採購弊案等等。不過學者也表示,反賄選人人有責,選民的態度也極為重要。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台邦.撒沙勒 魯凱族:
甚至現在已經沒有在分所謂的,老人家或是年輕人使用所謂的,社群媒體這樣子的一個落差,也都(使用社群軟體)在注意,他們候選人的政見跟主張,所以我覺得選民也是有在提升水準,所以我覺得候選人也應該自我提升,在選舉文化上成為營造或是打造,所謂乾淨選舉或是親民政治)

拒絕當劣質選舉的始作俑者,近日台東延平鄉和地方地檢署,也舉辦反賄選宣誓活動,更使用族語宣導,學者再三強調,候選人透過公開政見說明會,凸顯自身願景與優勢,才是改善原鄉選舉風氣,選賢與能的首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