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移居都會形成新原鄉,生活適應也成了重要課題,而長期關注原民社福的至善基金會,由於新竹舊的工作站不敷使用,今(15)天是舉行新的辦公大樓喬遷揭牌典禮,充足的空間讓社工能好好辦公,同時也成了青少年的直播間、舞蹈教室,服務量能大大地提升。
越來越多族人移居都會生活,形成都市新原鄉,深根原鄉將近30年的至善基金會,也看到都市原民的需求,近年承接新竹關西、竹東原家中心的業務,服務需求是逐漸擴大,而原本的辦公場所服務量能受限,15號舉行喬遷揭牌典禮,不只有充足的辦公區域,更是有多元的空間,讓服務過程更舒適自在。
(關東原家中心社工 Pisuy Masin 泰雅族:
以前的辦公室又非常小,其實很難接待民眾,所以民眾也沒有辦法久留,那因為我們樓上會有一些,育兒空間 還有青少年的休閒空間)
(至善基金會董事長 紀雅雲:
這個地點它的裡面的空間,青少年可以在這邊聚集的,大家可以圍一個圈圈 彼此照顧,很多我們這裡的人也是之前,受到幫助又回來(幫助別人),這種愛的循環是非常非常的珍貴)
而這樣愛循環的種子也逐漸發芽,就讀台師大公領系一年級的孫一,也將過去接受過的關懷陪伴,透過自己的專才,轉化成回饋部落的養分;也有學生成為至善的社工回鄉服務。
(學生 llyung neisai (孫ㄧ )泰雅族:
像是戶外領導 就是童軍相關的,能回到我們 像是尖石,或者是其他部落,利用像是童軍課程 之類的,然後帶領學校的野外教育 冒險教育)
(關東原家中心社工 Pasang Mic (鄭家偉) 泰雅族:
有很大的衝擊是我,在一路陪伴的過程當中,就是有不斷地收到溫暖跟陪伴,還有很多的支持,在我學習(求學)的過程當中,我也不斷地去接觸到原鄉的社會工作,就是得到 願意回到部落工作的那一份心)
雖然關西、竹東並非原鄉,但將這樣的養分回饋在都會區,也是順應當代原民的另一種生活樣貌,而至善基金會新竹工作站喬遷揭牌,也象徵著新竹都市原民社福的新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