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記者
吳品儒/林柏宏 編譯

南方沼澤面積縮水 伊拉克政府進行復育

位在伊拉克南方的沼澤區,因為海珊政權時期排水造地,後來又因為戰火影響,廣大的沼澤逐漸縮水。現在伊拉克政府將和聯合國聯手復育該區域,第一步就是種植耐鹽分、適應力強的海茄冬,將其培育成廣大的紅樹林來固土保水,透過以下報導,一起來了解這段過程。

潮間帶的泥灘地上,河道像微血管一樣無限延伸。伊拉克南方的Basra地區曾經有一片巨大的沼澤,後來因為刻意排水,沼澤地幾乎乾涸,形成了高鹽分的土壤以及欠缺灌溉用水的環境,原來的生態系統幾乎消失殆盡。伊拉克政府將以培育紅樹林為起點,重建當地生態系。

(水筆仔育苗場管理者 Aymen al-Rubaye:
Basra的環境嚴重惡化,起因為前政府時期的戰火,以及嚴重抽水所導致,因此我們研究員想要找到,能適應嚴苛環境的植物,或許能用不同的手法恢復植被,不需要太多灌溉用水,因為水資源也變少了,我們想到能在海邊生長的植物,種樹有助於環境以及漁業發展興盛的地區,漁獲量能夠左右糧食安全。)

所謂的紅樹林是潮間帶耐鹽分植物的統稱,其中以水筆仔、海茄冬等較為人所知,當地政府選擇海茄冬為造林樹種,研究人員挑選適合植株,前往地勢平緩、開闊而且風浪平靜的泥灘地種植。要是潮水流動速度太快,一來將使得胎生苗不能落地生根,二來植物生長所需養分會被水流帶走。不過鄰近國家例如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有實驗造林成功的案例。

(世界糧食計畫Basra辦公室主任 Ahmed Albaaj:
計畫的主要目標是種植4百萬棵海茄苳,之前鄰近區域有國家實驗成功,例如科威特、聯合大公國,希望這次能跟其他國家一樣,因為大體上環境、溫度,以及土壤類型都很接近。)

畫面上,泥灘地的後方有黑煙排放,事實上該處為油田附近的石化工廠。過去短短10年內,伊拉克的碳排放量就翻倍成長,成為該地區碳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儘管紅樹林生長頗快,生態復甦的進度,卻難以追上環境惡化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