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回復振排灣族生活文化智慧,並提升部落周邊經濟發展,台東金峰鄉歷坵村民施雄偉,在事業有成後,回到故鄉規劃排灣族卡夫龍安文化園區,打造三座傳統建物,像是傳統穀倉、男、女祭師(司)家屋等,成為傳統文化知識和培育的場域。卡夫龍安文化園區負責人施雄偉說:『要找回我們的語言,找回我們過去的一些順應自然的那種生存智慧,孩子她來到這邊之後,他能夠用他最原本最驕傲的那種傳統的一個知識,跟外面世界去交流。』。
台東縣政府和卡夫龍安文化園區攜手合作,並在5號簽署合作意向書,宣示雙方將攜手推動文化復振與南島文化國際交流的願景,使臺東縣成為南島文化與國際間交流的重要樞紐,也為縣內原住民文化發展注入新動能。台東縣長饒慶鈴說:『期待這個地方能夠成為文化交流的基地,能夠讓我們的文化,因著交流而更深入的擴大我們的認識,我們跟世界的一個更多對話的機會,歷坵這裡是我們共管六個計劃之一,我們也會更多的心力在這裡。』
對此,部落族人也期待未來部落在語言、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有不一樣的契機。
歷坵部落傳統領袖謝東華說:『這次的資源共管這樣的一個計劃,搭配我們自己部落想要做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計畫,所謂的一個復振我們地方的文化嘛,所以我們也很支持啦。』。
歷坵部落是台東縣府試辦共管的計畫之一,透過共管模式,能結合園區的文化復振目標,以傳統文化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的方式,持續維持生活並延續文化,展現部落與自然共生的智慧,期待在豐富完整的排灣族文化建置下,成為國際永續生態旅遊與產業交流的傳習場域,打造縣內國際永續旅遊示範區。
(Alian新聞特約記者 zermezerman在台東金峰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