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原住民醫療服務,高雄市議員范織欽,日前就在市議會總質詢時提出,應該要在原住民病患比較集中的醫院,像是旗山、義大、高雄長庚等醫院,擴大推動原住民友善醫療環境,而代理市長楊明州就承諾,今年將先從市立鳳山醫院,成立「原住民諮詢小組」跟門診,增加使用族語的友善醫療空間。
高雄市小港醫院,近年推動原住民友善醫療環境,鼓勵護理人員學習族語。而在高雄市議會總質詢上,議員范織欽就指出,目前高雄市原住民人口有3萬5千多人,其中2萬5千人住在都會區,友善醫療環境應該擴大,像是原住民病患多的旗山醫院、義大醫院跟高雄長庚等醫院,也適合推動。
(高雄市議員 范織欽 Rukai
gii'in
醫師或者是護理人員,醫療資訊的解釋,往往會延誤就醫,因此小港醫院建置了,所謂的原住民族語言這樣的詞彙,放在院內醫療系統。)
對此,代理市長楊明州也承諾,將原住民友善醫療環境擴大辦理,像是市立鳳山醫院,今年也將成立原住民諮詢小組或門診。
(高雄市代理市長 楊明州:
s ʉ can ta takao
我們衛生局目前有在規劃,今年希望能夠責成我們的鳳山醫院,也來成立原住民醫療諮詢小組,或者是門診。)
高雄市衛生局指出,首先要了解族人的就醫需求,以及要先推行哪種原住民族語言?鳳山醫院也希望,先深入社區內的原住民關懷站、文健站等,再集合和各市立醫院,進行討論。
(高雄市衛生局醫事政務科長 陳建榮:
soskuna ta seifu
在醫療量能上是相當沒問題的,只不過後面有一些,包括診間,包括醫療環境,怎麼去讓我們的原住民朋友,可以去做相關對於健康上的關心,主動到醫院去做了解,或是就醫的時候,要尋求什麼樣的資源。)
高雄市衛生局強調,除了公立醫院推動原住民友善醫療環境,若私立醫院有意願,衛生局也會全力輔導,打造高雄原住民友善醫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