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4
記者
zemzem (古聖典) 台東市

蘭嶼地籍圖多用紙本 破損偏差易生糾紛

鳥瞰蘭嶼朗島部落,包括房舍、田地甚至錯綜(ㄗㄨㄥˋ )複雜的產業道路,每個角落一覽無遺,這可不是攝影機空拍畫面,而是3D數位地形圖。

只要在系統上輕鬆點選,平面房舍立刻3D呈現,甚至山區地形、高度跟坡度資料都能清楚掌握。這是台東縣府委請專人製作的蘭嶼高精度3D數位地形圖模型,未來不只能輔助地方進行地籍測量,還有觀光導覽跟災害防治等多種用途。

(台東縣政府地政處長 沈碧恕:
它(蘭嶼)的交通常常受天候的影響,很多工程就會因此而延宕,另外蘭嶼現在就是在做原住民保留地的配賦的工作,民眾將來在配賦土地,或是執行土地開發的時候,透過這套系統,他(地政人員)在系統上先做完,也就是在本島上可以先做,做完之後他到蘭嶼只是做驗證。)

由於蘭嶼地籍資料,仍採用民國58年的紙本圖集,經過多年,難免因紙本破損造成偏差,衍生土地糾紛。為此,台東縣府爭取一千多萬經費,在今年5月委請專人,透過衛星定位技術跟4次航拍攝影,製作蘭嶼3D數位地形圖模型,不僅節省測量交通、人力,也有助於原保地配賦的時效跟地籍正確性。

(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邱俊榮:
地籍測量受限資料久遠,座標系統演變的一個不一樣,透過高科技技術,呈現高解析的影像之後,來做地籍套底,以我們現在目前正確的圖資,來做我們地籍的一個修正,更能透符合我們現地使用的一個狀況。)

(原民會土管處長 杜張梅莊 魯凱族:
他們(蘭嶼)在很多的硬體,在資源上的挹注是最少的,所以這一次如果地籍,能夠被完整地建置,相信蘭嶼以後許許多多的公共事務,也會變得非常地快速。)

蘭嶼土地面積約4,460公頃,但因族人土地觀念是代代相傳,早期多半沒有登記,因此全島有9成土地都歸政府所有,而目前縣府也正辦理原保地權利回復政策,表示兩年半內,就能夠完成蘭嶼全島地籍重新測量,到時透過3D數值地形圖模型套繪,就能精準配賦土地給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