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民眾做大腸鏡檢查,台東大武鄉衛生所,9月開始胃腸內科門診,將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跟內視鏡檢查醫師,在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三,有兩位醫生做診療服務,提升在地民眾就醫的方便性。
(民眾 高瑞珠 排灣族:
照這個大腸鏡,還有做超音波,我的胃,還有我的肝,我很滿意,我就不用去到台東(市區),因為我們衛生所,有這個(設備),我們比較,怎麼講,比較方便。)
根據台東縣衛生局統計,108年癌症死因報告中指出,「大腸癌」占本縣十大癌症死因第5名,其中大腸癌在南迴地區的達仁鄉排在第2名,大武鄉排在第4名,金峰鄉則排在第5名,而且有年輕化的現象,醫生表示,除了家族遺傳跟現代飲食習慣,主因還有南迴地區的就醫不便。
(大武鄉衛生所主任 盧克凡 阿美族:
在南迴線還可以排到前10名,甚至前3名,當然就是主要是因為交通不便,就是就醫的不便性,所以我們就是為了要突破這個盲點,才請高醫特別在這邊每個月安排了一次,所謂的消化道系統一條龍的檢查。)
醫生表示,大腸癌屬於早期治癒率高的癌症,1到3期,至少有6成以上,到了第4期,只剩下2成左右,若發現糞便有深紅血液、糞便變細、突然便祕、肚悶脹、貧血及體重異常減輕等,或是家族病史、建議定期做健康檢查並維持健康生活作息,降低罹癌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