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Tatak小屋,最近展出泰雅族藝術家劉大衛,運用檳榔葉鞘,製作的多項作品,也讓看展民眾驚覺,原來這些自然材料,有這麼多的用處。
用編織的方式,呈現檳榔葉鞘交錯層次的美感,是件獨特的藝術作品。
抬頭一看,檳榔葉鞘搖身一變,以燈具裝飾,融入你我生活中。而這些作品,出自泰雅族藝術家劉大衛之手,走過許多部落,看見族人用檳榔葉鞘當作器皿等,給予他檳榔葉鞘創作的靈感。
(藝術家 Yawi Akin(劉大衛) Atayal
senaliman semangi
他從它(檳榔)的樹幹、果實、樹葉 ,都有被族人去做利用,那葉鞘的部分的話,它更自然,特別去挑檳榔葉這個材料,那是希望說透過這樣的實驗,那或許在部落的族人朋友們,可以探覺到部落還有沒有新的素材,我們可以再去做新的創新。)
劉大衛利用檳榔葉鞘的特性,也創作杯墊、筆記本等作品,讓看展民眾了解檳榔葉鞘的多種用途。
(民眾 陳小姐:
Raqit
我們普通會以為它是一個,不懂的就當作垃圾,那我們居然可以這樣再利用,做出那麼漂亮的東西,我覺得如獲至寶。)
(民眾 簡小姐:
Raqit
檳榔鞘做成的書籤,這個是現場製作 新的產品。)
劉大衛也希望透過這次展覽,鼓勵更多族人運用部落智慧,將自然材料創作出不同的作品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