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記者
zemzem (古聖典) 台東市

注意!握力不足.小腿過細 恐罹患肌少症

雙手握著瑜珈球,跟著音樂活動關節,但動作看裡來卻有些卡卡不順,一不小心還漏了球。

(達魯瑪克部落居民 田月娥 魯凱族:
來不及(接球)的時候,就掉下來了。)

這看似小小的失誤,卻潛藏著罹病風險,因為很有可能是「肌少症」找上身。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65歲以上男性有23.6%、女性18.6%都患有肌少症,由於肌肉力量、質量的不足,不但會增加跌倒及失能風險,還會影響身體代謝功能。

(衛福部台東醫院營養師 楊雅喬 鄒族:
老人家最怕就是跌倒,你肌肉量不足的話你跌倒之後,你骨折的機率就會比較大,你肌肉量不足的人,代謝也會比較差,就比較容易有一些慢性疾病等等。)

如何自主檢測肌少症,民眾可透過3項指標得知,包括步行速度每10秒少於8公尺,小腿圍,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最後是握力,男性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若以上狀況都有,就要當心很可能是罹患了肌少症,除了要趕緊就醫,注意蛋白質攝取及多運動更是關鍵。

(衛福部台東醫院營養師 楊雅喬 鄒族:
老人家蛋白質常常會攝取不夠,因為蛋白質是我們肌肉還有身體組成,不管是膠原蛋白還是其它最主要的來源。)

(健身教練 Alvin:
我大部分會採用的一些訓練,都是來自於我們下半身的一個動作,我們就藉由一個推拉跟走的方式,去做出一個比較好的一個訓練,因為這就是我們最符合,我們人最自然的一個狀態所會產生的動作。)

由於「肌少症」目前沒有特效藥,營養師呼籲民眾應著重均衡飲食、保持每周肌力運動只至少150分鐘以上,也建議每天外出日曬15分鐘、補充維生素D,從生活中落實預防「肌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