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最大的草澤濕地,位在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上,不只孕育生態萬物,更是卑南族祖先留給後代子孫的一片樂土,但在國家搖著再生能源的大旗下,引來光電開發,卻也帶來撕裂。
(卡大地步代理拉罕 陳政宗 卑南族:
一個良善一個好的開發案,會衍生那麼多的瑕疵嗎)
(知本部落文化社福綠能產業推動發展協會理事長 曾崧琳 卑南族:
開發了以後 除了能夠,兼顧環境 節能減碳,然後它還會為部落,帶來有一些回饋,讓部落得以發展)
回顧這起知本光電案,源自2016年,台東縣政府預計利用知本溼地臨近的161公頃公有土地,興建全台最大的光電廠。但部落反對方認為,開發過程充滿瑕疵,因此由部落拉罕向法院提起"籌設許可無效"訴訟,然而官司仍在進行,今年8月20號,內政部依照"區域計畫法",前往知本溼地,進行"分區變更"程序現勘,再次掀起地方反彈。
(政大地政學系副教授 戴秀雄:
那它(分區變更程序)是一個,做(興辦)事業跟環評之外的,獨立行政程序,所以它其實沒有跟前面的,訴訟中程序包裹在一起,當聲請人(廠商)把案子遞件進來,它(政府)其實也必須依法行政說,這個案子我必須要辦)
代表目前知本光電案,儘管正為著"籌設許可"是否有效,處於訴訟階段,但仍不妨礙開發案本身,得以依照另一部法令,同步辦理其他行政程序。但學者認為,分區變更程序審查,屬於另一項獨立的行政作為,同樣應當踐行部落諮商同意程序,來減少部落疑慮。
(政大地政學系副教授 戴秀雄:
開發許可案子通常都非常大,影響也會非常深遠,所以其實我們可以很確定的一點,那個諮詢權是不應該免(去)的,至於後面這個同意權,基於對原住民族部落尊重來講,也是必要的)
目前內政部執行的分區變更程序,仍處在初期階段,未來審查通過,將可得到開發許可,象徵業者得以在土地上動工興建,但學者也提醒,未來訴訟若有利部落,法院撤銷籌設許可,這項施工許可也將被一併廢止,因此現階段,部落仍有空間,持續溝通、爭取,反抗或接受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