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記者
法物嘞‧給尚 台東長濱

竹湖文健站課程 長者動手腦製阿美羽毛頭飾


換了新髮型,接下來就要帶領長者們,一起動一動,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文健站,帶領長者們回味製作工藝的技能,是特別安排製作部落阿美族傳統服飾中,女性羽毛頭飾的課程。

針織、縫製,竹湖文健站的長者,專注的製作阿美族傳統服飾中年輕女子所戴的羽毛頭飾,他們表示製作一頂並不容易,過程非常複雜。

(竹湖文健站長者 Fadah(高秀梅) 阿美族:
這個製作時滿複雜的,不但要裝上珠子還要裝花朵,這裡還要放海綿,也因為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慢,花朵都裝上後,這裡還要裝上羽毛。)

(竹湖文健站長者 Lifok(林利木) 阿美族:
當豐年祭典將近時,部落的豐年祭,就拿來做頭飾,老人家說跳舞時才會顯得特別漂亮,所以我們才會製作這個羽毛頭飾。)

課程並沒有特定的老師指導,長者們透過彼此交換經驗,慢慢製作完成,照服員表示,課程安排主要讓長者們能夠動動腦腦、活動手指來延緩失智,從中並展現長者們對於傳統工藝的文化智慧。

(竹湖文健站長者 Lifok(林利木) 阿美族:
部落比較年長的,頭飾是用頭卷,以前正統的頭卷,就這樣卷在頭上,後輩雖然發揮創意,但還是遵循以前正統的方式往上展開,讓頭上面的展開起來。)

(竹湖文健站照服員 Panay(高美珠) 阿美族: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動動腦,最主要活絡,運動到他們的手指,然後運動筋骨,下一步我應該要做什麼,不會一直想說我就是這樣子縫。)

長者表示,過去只要材料齊全,專注地製作一頂羽毛頭飾,只要一天就能夠完成,但上了年紀又戴上老花眼睛,可能就要花上多日才能完成,但能夠完成一頂羽毛頭飾,讓兒孫並在豐年祭典時戴上,也是莫大的心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