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林務局所判定的危險區域,上游段,正是鹿山跟鹿湖,兩個部落對外的唯一聯外道路。常年遭受土石崩塌危機的族人表示,對於林務局作法,比較無感,他們希望改變現有作法,真正改善道路危險。
畫面中,看到的大面積坍方處,就是被列為危險區域的上游。而這個區域,也就是林務局說要解決的280萬立方公尺,仔細看,會發現這裡不僅是上游區,也是鹿山跟鹿湖部落,唯一的聯外道路。
(記者 ljavaus(楊高潔) 排灣族:
一塊塊大石 堆積在道路旁,這條危險的道路,就是鹿山以及鹿湖兩部落,唯一對外的聯外道路,每逢下雨或是颱風,這條道路就充滿危險,而林務局所說的解決方法,又是如何呢)
(林務局新竹林管處治山課長 林宜羣:
其實我們透過硬體跟軟體的部分,都有在做處理,軟體防災的部分 我們每年,都有編列相關的調查的經費,來評判 來判定,上面還有多少土方,這個部分 因為土方會隨著,颱風豪雨下雨,所以這個部分 我們一直在做調查,跟監測的作業,那有關於硬體防災的部分,每年都有編工程來做,不管是緊急地清疏,或是崩塌地的處理,我們希望可以將,這些土砂可以固定穩固在上游)
但對於林務局工程,有族人認為無感,覺得治標不治本,因為只要大雨一來,土石仍會阻擋回家道路。
(鹿湖部落居民 胡先生 泰雅族:
每次下大雨,沒得進去,我們這邊的老百姓有沒有,老人家,最痛就是這一條路,尤其裡面是有我們自己的,水果和什麼蔬菜類,種植 要送出去,都不能送)
(鹿湖部落居民 陳先生 泰雅族:
沒有下雨也是會掉石頭,崩塌(鄉公所)會來開(路),他們會來那邊通 給我們通,可是下太大,崩太大也是沒有辦法)
道路崩塌問題存在已久,而部落也曾建議林務局,使用老人家的智慧,防止土石災害。
(石壁部落主席Lorsing Watan (林幸) 泰雅族:
老人家說以前,這個河谷非常深,幾乎是現在的狀態之下的,向下20公尺深,如果說 往下挖20公尺同樣的寬度的話,那這個土方 絕對可以容納,未來可能的災害的這個280萬的土方)
雖然部落提出建議作法,但仍未被林務局採納,並以原有規劃進行,而這條唯一聯外道路,族人們到底何時才能,安心通行?仍是當地居民心中放不下的大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