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a Taiuantan tatahus hansiap tu Sihu musuhis in kauasang
1964年的9月9日從數千公里的瑞士來到台灣傳教,天主教神父葛德他用生命在海岸山脈原鄉部落傳播天主的愛,他曾在蘭嶼整整待了28年的時間,也在阿美、布農地區傳教多年,時時心繫族人的生活和信仰世界。他會說族語,也擅長鳥叫聲,族人給予取名為ayaman,鳥的意思。修道之路寂寞且漫長,年已逾80的葛德神父到了晚年選擇返回他出生地瑞士,11月16日台東地區天主教友和台東縣長饒慶鈴紛紛到台東機場為他送行,也為他獻唱給予祝福,場面溫馨感人。
(天主教神父 葛德:
Tinsikiu tu sihu 葛德
各位兄弟姐妹,謝謝你們,今天可以看到,我不是白白的來到這裡,謝謝你們能接受我,做你們的朋友uninang uninang uninang,mihumisang)
回憶1964年的某一天,3位年輕的外籍天主教神父,從數千公里的瑞士來到台灣,將近60年的時間,他的足跡遍及蘭嶼、鹿野、成功、延平、,東河、都蘭、關山、池上、宜灣等地方,今年4月退休後留在台東市的白冷教會,11月14日上午10點,來自各教區的教友,為葛德神父舉行了感恩祭歡送儀式,大家心裡似乎也想著回瑞士後,不知大家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面?
(天主教花蓮教區主教 黃兆明:
Tatahus hansiap tu bunun 黃兆明
葛神父用他50幾年的時間在這裡,他來的50幾年,不只是簡單地,我們說的宗教人士在這裡,宗教的聚會,或是教會裡面做一些信仰而已他給了我們非常非常多的,很好的榜樣,可以說是我們神職生活或者,教友生活的典範)
一張張黑白照片呈現,記錄了白冷會神父們,60年前來台傳教的歷史,這一批外籍神父,在早期確實扮演了,改善部落生活,建設部落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洗滌,尤其在蘭嶼一待就28年,族人感恩在心。
(蘭嶼鄉天主教友 sinan Jyavizong 雅美(達悟)族人:
Tinsikiu tu bunun sinan Jyavizong Tao
謝謝葛神父在蘭嶼天主教會,所付出的一切,這28年他不畏風雨,坐船或者是坐飛機,哪怕是颱風過後的一個風浪,只要有船,他就要去蘭嶼,因為他捨不得,蘭嶼的教友,成為孤兒)
在傳教的過程中,儘管是偏鄉部落的孩子,也希望能受到很好的屬靈教育。
(成功天主教神父 邱占雄 布農族:
Tinsikiu tu sihu 邱占雄 Bunun
葛德神父我的印象,最深是,我小的時候國小畢業12歲,天主用他召喚我去做神父,去修道院,以前在山上嘛,環境不是很好,茅草屋也沒有水,沒有電影院,他說要去花蓮讀書,而不是去當神父,所以我就這樣去,我的聖召是這樣來的(你那時候沒有拒絕?)小的時候不會拒絕,但是怕跟父母親講,所以是葛神父跟我的父母親講說,要這個孩子去,我媽非常贊成)
葛德神父就成立,儲蓄互助社,希望能幫助族人改善生活。
(天主教鹿野堂區前總會長 Ici(黃源隆) 阿美族:
Lavias kiukai tu bunun Ici(黃源隆) Amis
在我們和平部落,最先成立儲蓄互助社,57年的時候成立,57年11月7日,成立新興儲蓄互助社,在和平部落,這是神父為改善部落族人生活)
(天主教鹿野堂區前傳教士 Sawmah(林德福) 阿美族:
Mai'unis tatahus hansiap tu bunun Sawmah(林德福) Amis
過去神父的工作,如果教友懶惰,神父會比較不喜歡,懶惰的教友,必須要參與教會的活動)
(蘭嶼鄉天主教友 謝永泉 雅美(達悟)族人:
Tinsikiu tu bunun 謝永泉 Tao
我們所看到的葛德神父,是過著貧窮(簡樸)的生活,你看他吃的東西,都吃很簡單,然後比如說衣服可能10幾年,就是那件衣服,他就是過著貧窮(簡樸)的生活,這個是我們看到的葛神父,另外一個,在教會裡面他是鼓勵,每一個教友傳教,傳福音的人,他很重視小孩子的信仰)
在教友的印象裡,葛德神父的生活簡樸,60年未曾改變過,神父請他吃大餐,結果是吃一盤蛋炒飯。
(成功天主教神父 邱占雄 布農族:
Tinsikiu tu sihu 邱占雄 Bunun
有一次我去聽告解,他邀我去聽告解,行告解聖事之後,他說要請我吃大餐,結果吃大餐去海產店,結果泰源的海產店,吃一盤的蛋炒飯,跟一個很小的湯,這個就是他非常簡單的生活,哪怕是去海產店,他也只有叫這兩樣菜,他是過著很簡樸的生活,這一點是我們後輩的神職人員,我們應該去跟他學習的)
葛德神父也有特殊的才藝,會學鳥叫,因此阿美族教友,為他取名為Ayaman鳥。
(天主教鹿野堂區前總會長 Ici(黃源隆) 阿美族:
Lavias kiukai tu bunun Ici(黃源隆) Amis
為什麼給他取名為'ayaman(鳥),他的嘴會學鳥叫的聲音,像麻雀一樣的聲音,他的嘴像鳥一樣,所以我們就給他取名為鳥。)
60年代的環境,國家很專注,外國人在台的活動,尤其是在部落的傳教。
(天主教神父 葛德:
Tinsikiu tu sihu 葛德
政府不是喜歡我們,因為有外國人在部落裡,他們學習部落的語言,政府知道,警察都有掌握,如果有小小的,不當的事情,馬上就有警察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有點微恙,也是該休息的時候了。
(天主教神父 葛德:
Tinsikiu tu sihu 葛德
我現在也有困難,我有比方說,我的腎有很多的石頭在裡面,因這個用那個醫療的作法,他們想辦法把這些石頭拿出來,可是沒有很大的成功,我的心檢查的時候,有困難,有時候是這樣(手敲著胸)以後是(手敲著胸)這樣不是,不是這樣,有心臟病,還有老人的病)
(天主教神父 葛德:
Tinsikiu tu sihu 葛德
我覺得我做我能做的,待以後2年,2年以前,我把我的工作交給,本地的神父,現在我可以走了)
這些年邁的神父,有的選擇返回瑞士,有的因為和台灣建立深厚的情感,選擇留下來。
(成功天主教神父 邱占雄 布農族:
Tinsikiu tu sihu 邱占雄 Bunun
只有感恩,感恩放在心裡,為他禱告 希望他在瑞士,他的晚年我相信一定非常平安,就如主教說的天主也會報答他)
地下室的閱覽室的規劃,呈現了白冷會神父們在台灣的歷史,也紀錄了他們的生命故事,對於一位將生命全給了東部的異鄉人,我們對他的回饋又是什麼?
感恩祭的這一天,我們會想到,這些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他們的無怨無悔付出,他們的背影著實令人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