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在屏東縣的縣長人選是炒得火熱,分別有三位立法委員爭奪參選機會。而上週五民進黨也進行三位參選人的政見發表會,將在4月初進行民調初選,最快4月底就能公布提名人選。但在政見會上卻不見原民政策展望,就有學者為此感到可惜。
三搶一的民進黨屏東縣長提名人選,在25號進行政見發表會。被視為民進黨政治搖籃的屏東縣,現在除了高鐵南延,還有科學園區即將進駐。城市發展頗具規模,三位初選參選人也端出各家牛肉,爭奪延續綠色執政的機會。
(民進黨屏東縣長初選參選人 莊瑞雄:
莊瑞雄承諾,我如果當縣長,高捷延伸到新園東港大鵬灣,兩年內一定動工 )
(民進黨屏東縣長初選參選人 鍾佳濱:
未來屏東我們不是說,要追求超越哪裡,我們竹科模式,就是屏東的勝利方程式,所以科技產業吸引高所得人才,高消費市場創造就業機會 )
(民進黨屏東縣長初選參選人 周春米:
因為高鐵南延屏東了,所以相關的科技園區,還有旁邊的六塊厝產業園區,將來這些都會建構成一個,聚落成型的園區,然後讓廠商到位,讓我們的就業人口湧入 )
而今年年初,三位參選人也發表縣內原住民族的政策方向, 立委鍾佳濱期盼打造原民土地銀行,以保證基金的方式支持部落經濟發展;另外立委莊瑞雄,則拋出原住民族自治特區籌備處的想法,推動原民自治權:至於立委周春米則希望從永久屋等居住權益議題,進而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權利。不過在政見會上卻未見三位參選人發表,中山大學教授台邦‧撒沙勒認為,屏東縣原鄉面積就佔三分之二,無論從地理還是人文環境,作為屏東縣長應抱有展望民族議題的高度。
(中山大學南島民族社會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台邦.撒沙勒 魯凱族:
屏東是全台灣原住民鄉鎮,分布最多的縣市,然後它的整個區域發展,它的地理的特性 ,民族文化的這些價值,事實上是最有機會去實踐一個,可以成為全台灣的民族政策,典範的縣市 )
另一個無法忽視原鄉政見的理由,台邦點出藍營可能派出的前立委蘇清泉,因幾次挑戰縣長寶座之下,在原鄉累積的熟識度,恐怕都比三位首度投入縣長初選的參選人還高。政見會不僅提高參選人在原鄉的知名度,若是在平地選況不分軒輊的情況下,原鄉願景就有可能是勝出關鍵。尤其現在民進黨內初選競爭激烈,最後到底由誰出馬?將在四月底揭曉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