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偏遠地區,防疫物資取得不容易,因此今天(27)立法院教文委員會上,原民立委提出快篩費用將由政府買單,偏鄉的防疫物資發放也應該要因地制宜。
全台疫情升溫,多處原鄉地區也面臨抗疫大關,但不比都會區取得醫療資源方便,在這個節骨眼上,27號原民立委在教文委員會中,提出快篩費用由政府買單,偏鄉防疫物資運輸和協助,也應該要因地制宜。
(無黨籍立法委員 Giwas Ali (高金素梅) 泰雅族 vs.衛福部次長 薛瑞元:
然後同時對我們偏鄉防疫物資的運送,要以學校為單位辦理,而針對山區 離島 偏鄉,衛福部的地方政府的防疫動員,你們應該也要直接納入,鄉鎮市區公所還有衛生所辦理的,1千3百億(防疫預算)拿來防疫,我覺得是綽綽有餘,在偏鄉不管是醫療,或者是說這些防疫物資,我們都會特別注意)
各界都在催打疫苗,老人和兒童是疫苗的主要推廣對象,立委也觀察到,外界都在說明打疫苗的好處,但卻沒有實際做到風險溝通,排解家長對兒童施打疫苗的憂慮。
(民進黨立法委員 伍麗華 Saidhai Tahovecahe 魯凱族 :
我在這個地方請衛福部,是不是精實疫苗國家隊,加速疫苗研發的腳步,多引進不同品牌的疫苗,增加家長的選擇克服我們人(猶豫施打疫苗)的心理)
在教育端,也希望透過老師為溝通媒介,透過指揮中心提供科學證據來和家長溝通,教育部也承諾,將讓家長充分理解疫苗施打的益處和風險,不損害兒童的受教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