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aingaz Nanhungan mintanglav in supah a bunun a anhaib
被譽為全台最美道路的南橫公路,2009年受到莫拉克颱風摧毀,南橫公路高雄天池到台東向陽路段歷經近13年漫長修復,全線復通目標達陣,5月1日通車首日,開放前一刻,排隊等待入場的車潮將近5公里左右,民眾迫不及待要重溫「好久不見的南橫」,盛況空前,梅山口周邊的店家也因此受惠,期待南橫復通不只車潮湧入,更能帶來錢潮。在復通祈福典禮上,眾人見證南橫復通歷史性一刻,也稱讚工程人員完成一件不可能任務。
(行政院長 蘇貞昌
Lavias Singcing'in 蘇貞昌
今天我充滿感動,參加南橫復通典禮,13年了,政府用130億,每一個人,包括在山壁上的蜘蛛人,包括所有的工程人員,所以我對台灣始終充滿著希望)
台20線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有條件復通祈福典禮,高雄天池、台東埡口兩會場同步視訊舉行,見證南橫公路復通歷史性的喜悅時刻,象徵撥開雲霧、南橫再起,重新串連高雄、台東二縣市的交通及部落情感。
(文字記者 Mulas Ismahasan陳慧君 布農族
Sinbung kisia Mulas Ismahasan陳慧君 Bunun
中斷將近13年的南橫公路,今天(5/1)終於恢復全線通車,開通的第一天,高雄梅山口的管制站,是塞滿了車潮,我們可以看到車子,是源源不絕的,要搶著目睹南橫之美)
(遊客 劉先生:
Taintungu tu bunun 劉先生
我期待很久了,我等了很久了,之前有到過天池,被擋在那邊很難過)
等著一睹中斷13年的南橫風采,通車前一刻,等候進入的車潮一度排到拉芙蘭里,長度足足超過8公里,盛況空前。
(遊客 徐先生:
Taintungu tu bunun 徐先生
要等很久,車子很多(你們從哪裡來)從台南,要到台東往屏東)
(遊客 陳先生:
Taintungu tu bunun 陳先生
昨天就來了,昨天睡在溪底河床,很好(期待嗎)期待)
民眾迫不及待要重溫「好久不見的南橫」,許多人前一天傍晚就到梅山口附近停車卡位,部落周邊道路幾乎成了大型停車場。
(保全隊長 謝傳福 布農族
Mumu tu liskadaan 謝傳福 Bunun
4點半就起來了,然後我們5點上班到現在(這個盛況)哇 車子很多,今天車子特別多,受不了了,有時候它裡面阻塞了,我們這邊行控管制車輛不放行,民眾會騷擾 會暴動 會罵,一直罵保全)
開通首日,每小時湧現1000輛以上車次,現場保全忙得維持秩序,警方也全力支援,就怕車隊回堵,無法一口氣放行,得必須配合行控中心指揮,寶來監工站緊盯車流。
(甲仙工務段長 陳正偉:
Liskadaas kadadaan tu mumu 陳正偉
其實我們的熱區,還是會在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就是,我們的天池廣場這個地方,在我們第二個熱區,就是我們的埡口,也是大家最想看的,埡口平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目前也是我們,非常大的熱區,其實埡口平台,它的空間比較小一點,而且大關山隧道只能單向放行,所以我們現在各位看到,就往台東方向正在放行,台東方向放行了3分鐘之後,就會往高雄方向重複輪流來放行,因為埡口,你把大關山西端,大關山西端的隧道裡面的狀況,它比較路比較窄一點,只有一台車子可以通過,那我們是以這樣放行的方式)
從監控畫面看到擠滿了車潮,這裡是南橫全線最高點的大關山隧道口前的埡口平台,從日出到夕陽西下,變化萬千,幸運的話,還可以欣賞到令人嘆為觀止的雲海美景。
(桃源區長 謝英雄 布農族:
Kani tu kuciu 謝英雄 Bunun
看看13年前的埡口變很多,路面也非常平,護欄都安全 保護的非常安全,我想這個對我們全國過去,對南橫有回憶的朋友來這邊,值得看 雲海值得大家看,還有南橫這個地區,非常多的一個登山步道,庫哈諾辛山等等,非常漂亮非常美)
人潮也代表商機,沿線居民擺攤做起生意,梅山口小農市集就看到當地居民烤大豬,吸引遊客目光。
(業者 Biung吳進松 布農族:
Pabalivan tu bunun Biung吳進松 Bunun
差不多要13年了,因為現在通車大家都很高興,因為遊客一來的話,有時候來消費,對我們的經濟 這邊的生意,商家做生意有點收入,對經濟有點好一些,因為這條路是,算是我們商家的財路)
(業者 Nabu 布農族:
Pabalivan tu bunun Biung吳進松 Bunun
對我們鄉裡面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鼓勵,尤其我們非常期待,像昨天(4月)30號,整個桃源區跟救國團,甚至甲仙寶來的飯店,幾乎都客滿了,目前來說對部落的產業,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我們還在觀望當中,但是我非常期待說,我們在地的族人要趕快準備,要趕快迎接賺錢的機會,我想這是我對目前南橫公路開通,最大的期待)
南橫全線有條件復通,是歷經12年又8個月的時間,修復之路漫長,開通後吸引大批人潮,是否能帶來商機,沿線部落還在觀望。
(梅山里長 呂江玉英 布農族:
Masuhuaz tu bunun 呂江玉英 Bunun
今年終於可以開通,可是不知道這個雨季,會不會又帶來什麼狀況,現在是還未知數,因為那個明霸克露橋那邊,還不知道,還會不會一直撐著在那裡幫助我們,雖然已經通車,是對我們部落裡面的商家,可能有一些經濟,帶來比較好一點的經濟,可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明霸克露橋那裡)
居民擔心明霸克露橋地質脆弱、水文複雜,汛期隨時有中斷的可能,公路總局也認為通車後,明霸克露便橋還是一大挑戰。
(公路總局長 陳文瑞
Lavias Kulukiuku 陳文瑞
在我們西端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我們的這個勤和復興段,這個是我們明霸克露橋,當初在莫拉克風災前的河床,位置在藍線的這個位置,莫拉克風災之後抬升了40米,淹沒了我們當初的勤和明隧道,整個一個山溪交流的一個,水文地理 整個複雜,去年的8月7號,因為整個的豪大雨,其實我們的這一個,玉穗溪跟荖濃溪口,從綠色的線又抬升了30公尺,其實將我們的便橋又沖毀了)
明霸克露橋110年遭到沖毀,桃源區的復興、拉芙蘭、梅山里形成孤島,當時南橫東段道路一度緊急開放通行7天,讓受困居民能聯外通行,如今南橫正式復通,未來多一條道路。
(桃源區復興里長 江維明 布農族:
Bibiu tu sungciu 江維明 Bunun
像去年一些米食糧食,包括我們的芒果,農產品都還可以從,台東這個地方運出去,所以這條路如果不通,我們這3個里可以說是,生活就比較困境,那這條路通了,至少我們還有一個,可以溝通的路線,包括我們農產品可以進出的路線)
對桃源區復興、拉芙蘭、梅山這3個里來說,西出會面臨明霸克露便橋的挑戰,東出還有武雄橋未完工,汛期期間不定時的預警性封閉也會是常態。
(甲仙工務段長 陳正偉
Liskadaas kadadaan tu mumu 陳正偉
武雄橋這個路段,因為它上游的崩塌非常嚴重,我們是以一個截彎取直,來做一個改善,它的工期非常的長,它必須至少要到112年4月多,才會完工,以前人家說講人定勝天,應該現在要講人定順天,如果現在下大雨了,氣候變化了,我們不能走,那我們就暫時把道路封閉,把它修復到一定可以,讓用路人通行的程度之後,我們再來開放通行,未來一定會有很多預警性封閉,或道路災害的封閉,在這個梅山口到天池,甚至是桃源明霸克露橋以上,這些路段都會發生)
南橫公路受到莫拉克重創,甲仙至關山將近150公里投入130億經費,完成23座橋梁、15座明隧道,以及邊坡路基復建等大工程,但南橫是否能長久通車,每條道路修復的等級、地質狀況都不同,抗災能力待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