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的藝術饗宴,要讓世界看見,原住民族工藝創作的另一種可能性。
太魯閣族工藝師高雪亮,在基隆的市定古蹟,打造跟文化資產結合環境的作品,傳達出從古至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以麻繩編織纏繞風管,風管則彎曲成樹枝自然生長的模樣,再以植物、水草點綴,太魯閣藝術家高雪亮以作品"孕育不息的祝福",佇立在"基隆要塞司令部"。基隆城市博覽會,8號在基隆要塞司令部展開,並推出系列展覽,邀請太魯閣族藝術家高雪亮進行為期一個月創作。
(藝術家 Icyang(高雪亮) 太魯閣族:
因為這次是基隆的(城市)博覽會,那這邊 算是比較古蹟的味道,旁邊都有很多的樹,就是原來他們這裡,應該是在這裡已經很久的一些樹木,所以我就聯想 就是說一個,孕育很多生命的祝福)
把基隆的文化資產跟自然環境結合,也象徵著基隆從古至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策展人也說到,自己跟高雪亮相識有十幾年,高雪亮從原本的手工藝老師,搖身成裝置藝術的創作者,在環境刺激下,高雪亮爆發出來的生命力,非常可貴。
(策展人 張淑玲:
當我們這一次,要進駐到要塞司令部的時候,我們就跟Icyang老師來討論說,我們可不可以把大自然中,原住民想要去展現的力與美,或者是對作品跟大自然之間的一些,空間融洽的關係 把它展現出來,所以我們就一起來討論)
策展人也表示,在高雪亮的創作中也漸漸看見,高雪亮突破過去以身分、文化脈絡去述說,反而以自然、環境,以及想要爆發的生命力,讓世人看見,原住民族人創作的另一種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