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2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puljaljuyan(李耀維) 台北市

貼近文化探查田調 泰雅族青年辦巫醫展

spkita cinhiyal mqbaq ru lmagu gaga na phgup

在實證主義思想為主的當代,巫醫的存在曾被視為是一種怪力亂神,而長年致力於文化復振的泰雅族青年Lesa,就用2年的時間造訪各部落,要以"泰雅族巫醫-阿慕依諾雁",探討"巫"的能力。

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部落的巫師扮演的角色只有治病,或處理在人身上不明的症狀嗎? 來自新竹尖石馬胎部落的青年Lesa,曾祖母就是部落的白巫醫,為了紀念曾祖母、也探詢自身的文化,Lesa用2年的時間走訪台灣各個角落,針對巫醫進行田調,近期舉辦"泰雅族巫醫-阿慕依諾雁"特展,要從當代的時空背景下,探討"巫"的能力。

(策展人 Lesa‧Tapas(黃一峯) Atayal
我發現就是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真的都有巫的能力,當我給你的一段話 給你的一個信心,然後你被這句話感動,然後你也有力量的時候,其實我這就是你的巫,我覺得他是一種魅力,然後跟一種,愛跟慈悲的一個投射)

在實證主義思想為主的當代,"巫"經常被視為是一種怪力亂神,但致力於文化傳承的Temu就以口簧琴舉例,自身文化不該只用當代的眼光來詮釋。

(文化工作者 Temu‧Yehan(楊振昇) Atayal
我們吹出的曲調,不只是 (口簧琴聲),這樣子的聲音而已 對,而是有他的涵義在裡面,不管是情境 還是情緒,對你想要形容的事情,我們的文化不只是表面而已,而是要發自內心 從自己自身做起)

當代原民青年透過找到與自身文化更深刻的連結,不僅是去理解被時代洪流所掩埋的部落智慧,也讓無形的文化不斷地流轉、傳承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