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部落產業需要更多被看見的機會,高雄那瑪夏區公所,舉辦為期近2個月的人才培育計畫,期望透過講師授課指導,增加區內產品外銷的機會。
每年的3月到5月,就是高雄那瑪夏的觀光熱潮,賞螢活動、各樣農產品,接連推出,大大增加族人的收益。但只要旺季後,大量遊客不再上山,也間接造成部落各項產業商品,面臨銷不出去的困境。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區公所規劃一系列的人才培育課程,邀請專業講師,從如何向政府提計畫,申請經費來優化產業,到利用數位方式,增加產品曝光機會,就是希望能更全面性的帶動原鄉產業。
(那瑪夏區長 孔賢傑 卡那卡那富族: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我們要把我們的產品帶到市區去賣,短時間之內 那瑪夏的人潮,是沒有辦法很顯著的改善,我們總不可能靠賞螢季,這兩三個月時間 賣我們的產品,希望你們把我們那瑪夏,這麼多好的產品 因為沒有平台,那我們創造這個平台,透過你們,把我們那瑪夏產品賣掉)
完整的課程安排,也吸引不少返鄉青年報名,期望透過近2個月的課程內容,能把家中產業做轉型、提升,開拓更多市場,吸引消費者上門。
(青年 Pasuya 鄒族:
有這一個機會,然後可以去推動自己,家裡面的農作物,還有山上的一些農產品,會覺得在那瑪夏這邊,有這種課程,不需要到山下去上,就是比較好)
(青年 Abus 布農族:
因為老人家比較不懂,行銷這一部分,那可以靠著年輕人,比較有想法嘛)盼
族人聚集一起,與講師相互交流,分享經驗,公所也期待,各個業主間能夠做連結、整合,透過轉型和合作的方式,製造共贏的機會,一起為那瑪夏的產業經濟來打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