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vunka no cou'atoana poa toepoh ʉ ta kiokai
提到嘉義阿里山你腦中最先出現的關鍵字是什麼?是生一定要親眼欣賞一次的日出和雲海,還是奮起湖老街上讓人垂涎的便當,或是極具還舊風情的小火車呢!如果您到阿里山,可以再從容一點放慢腳步,這裡帶您走來一趟部落的文化宗教之旅,看看鄒族人的生活和工藝,如何體現在信仰建築上。
造訪人文薈萃的阿里山,遊客搭上小火車看日出觀雲海,逛逛老街拍照留戀,品嚐利用當地四季食材製作的奮起湖便當,其實阿里山的美不只如此,各個部落中都有隱藏打卡景點,走訪部落特色教堂,讓你化身文藝青年,還能探索在地文化。特富野部落的法蒂瑪聖母堂,座落在傳統Kuba旁,需要沿著旁邊的樓梯小徑進入,木造的法式傳統教堂,古樸中帶有靜心的氣息。
(阿里山天主教會總會長 浦珍妮 Cou
conhoe'can ta tensukio
像這個教堂(在阿里山)是最久的,因為我小時候都在這邊,因為它很特別的,就是有一點法國式的建築,因為我們傅神父就是喜歡這樣的建築,他來的時候,每一個教堂都是這樣,他們都是自己蓋的,教友自己蓋的。)
(特富野天主堂老教友 甘阿美 Cou
mameoi ta hosa
我嫁到特富野,我參與了教堂興建的工作,他們從河底辛苦的搬運沙子,水泥也需要從十字路火車站,搬運到特富野,還有其他的建築材料,也都是從十字路車站搬運過來的,大家都非常的辛苦,我個人非常敬佩當時部落的長輩,大家齊心參與興建的過程,沒有拒絕,如果當時沒有部落耆老的參與,同心協力有一致的想法,教會是不可能存在的,我還記得有一位懷孕的女士,她也很賣力的參與興建過程,從溪底搬運建築需要的沙子,力氣用盡的時候,邊爬邊推,將沙子運到部落來,這樣的精神是我永遠都會在心中記得的。)
傳統的天主教堂,都有鐘聲報時,在舉行宗教儀式時,也都會敲鐘以示莊嚴、神聖。在特富野的天主堂,這樣傳統還依舊存在著。
(阿里山天主教會總會長 浦珍妮 Cou
conhoe'can ta tensukio
就是你剛說的鐘聲,我們會有三個預備鐘,就是主日的時候,它第一次的時候是叫大家準備了,第二次好像是隔二十分鐘吧,就會再打第二次鐘,要快開始囉,也要開始走下來囉,第三次就會開始,所以我們會聽鐘聲,在整個部落,所以我覺得這邊的特色就是這個法國式的建築跟鐘聲啦。)
(特富野母堂會長 安蘭香 Cou
hoecan ta tfya
因為以前的教友都已經年邁了,要進聖堂非常困難的,像我們這邊的小路,下也下不來,上去也不方便,就在風災發生很嚴重的時候,我發現這周圍也都是不安全的,現在真的要把重建聖堂的工作,積極的再呼籲,大家要重視一點注意安全,從二十幾年就說要重建這個聖堂,就是一直到現在,真的是要感謝我們的天主,好不容易我們浦神父,成為我們嘉義教區的主教,他剛好又是我們部落的神父,真的是好像是天主在安排,要把這些比較困難的事情,像以前無法,歷經很多神父,比較困難像是要建堂的部分,直接丟給他。)
隨著教堂鐘聲的餘音,我們拜訪鄰近的達邦部落。經過達邦國小操場後,循著石階往下,小小平房乾淨整齊,這一處的小天地聽說是之前本堂麥神父精心設計。現在教堂內的陳設,則是教友們用心布置,手藝巧奪天工。
(阿里山天主教會總會長 浦珍妮 Cou
conhoe'can ta tensukio
因為達邦社也是有一個Kuba,所以他們希望達邦社也是有一點本土,本位化的樣子,而且他們那邊很多長老,其實他們很多東西都自己去做,像那個牆壁,他們達邦就是有一個特色,他們就是很團結,他們為了教會的一些事情,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金錢,還有時間去動作。)
(達邦教會會長 溫明雄 Cou
hoecan ta tapangx
這個祭台是櫸木,我聽說他們花了很多的時間才搬到,以前沒有車子,這個好像滿遠的,這個滿重的,搬過來也是不簡單,這個也是櫸木嘛,那時候的教友真的是很辛苦,把它搬下來,我們一直保留現在。)
原木的祭台是教友誠心的奉獻。牆面上鄒族庫巴油畫,加上木雕十字架,聖體龕在庫巴內發光,一旁還繪上族人獻上小米和獵物,在地文化結合宗教,可以看得出設計者的巧思,這是鄒族藝術家的莊暉明作品。
(達邦教會會長 溫明雄 Cou
hoecan ta tapangx
他也不是畫家,類似自己學來的畫風,後來我跟他講說,我們教會能不能有一個文化的特色裡面,就弄到我們教會,然後我給他提供一個思維說,裡面是一個Kuba的樣子,小米那種奉獻的態度,我們的那種態度,這個我們對敬天的那種態度,後來他真的做到了,我真的很感動他真的做到了,雖然他已經在天上了,我們始終把這個保留得很好。)
達邦天主堂除了壁畫,聖堂裡的裝飾大多以竹子為主,屏風、牆,花朵,無一不是教友們親自上山取材徒步搬運,利用自己的時間製作。這裡不僅僅是部落的聖堂,也是凝聚部落向心力的場所。
如果你已經被阿里山的美好所吸引,那請你一定要再多停留點時間,到南三村的新美走走,這裡的教堂不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的設計,都會讓你不自覺的驚呼連連,處處都是細節。
(阿里山天主教會總會長 浦珍妮 Cou
cohoecan ta tensukio
新美教堂會改成這樣子,是因為有一個望連神父,一個德國神父他去設計的,他說既然你們這邊的教會,這麼重視文化的話,我就把聖堂就把它設計成這樣,然後那個十字架就代表我們的神樹,(十字架)本來已經生鏽了,然後一直想說那個要怎麼辦,剛好我們這個排灣族的神父來,他當副本堂的時候,就一直看那個十字架,他就覺得很不搭,因為生鏽啊,他就自己去想,然後去找畫達邦天主堂那個弟弟,然後他就告訴他那個概念,我要怎麼去 一個概念給他,然後叫他自己去發揮,然後那個莊暉明就把它畫出來了,所以現在是真的很漂亮,所以他們現在好像,有一些人經過的時候好像,以前經過那個教堂,都沒有人會去看一眼,現在經過那邊都有人會看。)
新美天主堂的外觀,是效仿鄒族人Kub的造型做為設計概念,跟傳統聚會所一樣,進入聖堂也需要踩階梯而上。進入聖堂,你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驚豔,因為它是一座「會做畫的教堂」。
(新美天主堂耆老 Paictt(石梅香) Cou
mameoi ta hosa
那時候教堂設計都是我先生跟一個萬神父在設計,我的先生是建議我們說,就蓋有一點像原住民祭屋,那個叫什麼Kuba,萬神父就說,那我們畫圖給你看,然後我先生看了以後,他就說可以,他們倆個人在設計這個教堂,真的蓋完覺得,真的是在主的房子裡面。)
部落的教堂,現在不只是宗教服務的場域,也肩負著族人身心靈療育的功能。
(新美天主堂會長 浦瑞妹 Cou
hoecan ta sinvi
我們目前教會有中醫的針灸在我們的辦公室,這邊的居民會來這邊看診,中醫美個禮拜四會過來,所以我們教會也都跟這邊的居民有互動,教會的神父會去文健站,關心老人家 文健站的老人家,會送聖體,我們每個聖誕節之前都會布置教堂,會邀我們的居民來參與教堂的布置,然後聖誕節就會邀請居民一起共融。)
(新美天主堂耆老 Paictt(石梅香) Cou
mameoi ta hosa
我得過很多的病,包括癌症,我就祈求天主醫治我的病,不要讓我過世,我要為教堂服務,喔真的呢,天主真的答應我,不讓我過世,我胃癌三期,胃切除,真的天主聽我的禱告,這一點我真的相信主,如果你好好的祈求祂,祂真的會答應。)
阿里山四季皆美,春賞櫻、夏探螢、秋觀楓、冬訪梅,景美人也美。放慢腳步,來一趟阿里山人文之旅,你會發現阿里山永遠都值得再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