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
記者
法物嘞‧給尚 台東成功

舊建築改造故事館 引領認識成功海洋文化


台東成功鎮新港漁港旁的"成功故事館",這裡講述著部落討海人的生活點滴。

是第一大海港,漁港成功鎮公所舊建築,改造而成的在地海洋文化以及"成功故事館"一樓展區分為常設展區,展出屬於地方海洋文化,以影音播放定置漁網作業、旗魚種類介紹、鏢手傳奇故事、老照片展等。另一展場為特別展示區,將分期展出地方人文藝術、經濟產業、古物借展、活動成果展等。

(成功鎮愛鄉協會總幹事 張肇和:
Congkanse ci 張肇和
一方面就是介紹本地的產業,本地的漁業,還是山上的那些人的一些,而且是一個旅遊的窗口,讓外地的可以來這邊,了解到本地的文化,也希望說本地的小孩子,像學校他們可以就是戶外教學,來認識自己家鄉自己的文化。)

2010年12月成功鎮愛鄉基金會特別將舊成功鎮公所的建築變身為具有文化歷史的"成功故事館",記載著成功鎮的墾拓與發展,成功人引以為傲的魚叉鏢魚法及一段段屬於漁民們精彩的故事。

(成功鎮愛鄉協會總幹事 張肇和:
Congkanse ci 張肇和
我們是一個漁港,所以說我們就著重在一個漁村的文化,我們的漁人、漁事、漁具這一方面,當初剛開始建置的時候,我們以鏢手,就是這一些捕旗魚的,他們捕旗魚,他們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捕法,就是鏢刺文化,就是拿一個鏢杆這樣刺,刺旗魚那一種。)

(玉水橋部落Kakita'an 李阿金 阿美族:
Kakitaan ci 李阿金 Amis
(成功鎮)捕魚的族人也很多,可是魚的價錢不怎麼好,或者捕不到魚,沒辦法完全投入,還是跑出去謀生,做一陣子也是跑回來捕魚,他們的工作就是這樣,能夠持續從事捕魚的,有比較大一點的竹筏,100馬力200馬力的那個,才有放那個流網。)

(美山部落居民 林清吉 阿美族:
Finaolan ci 林清吉 Amis
就是放那個三層網,放三層網的時候,那時候還好,後來就沒有了,我們又跑到石梯港那邊抓,跑船跑很多地方,可是都抓得不好,運氣不好。)

成功鎮是東部海岸線上最大的市鎮,附近海域因為黑潮經過,帶來豐沛的魚量,使漁業蓬勃發展,也使成功漁港成為東部海岸最大的漁港。透過故事館希望帶領著來自各地的旅人走訪成功小鎮,認識東部海洋文化、環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