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鄉嘉興國小祖靈祭登場,超過120位師生齊聚,透過祭典的事前準備、祭儀中的實際執行,透過耆老的帶領讓孩子進入山林、進入生活文化,動手做的同時也深深烙印在學生的記憶裡。
跟著部落耆老、校長的帶領,學童掛上豬肉、地瓜等祭品,祭告祖靈祈求來年平安、收穫豐富,象徵嘉興國小一年一度的祖靈祭開始。共有120位師生共襄盛舉,而學生也從實地踏查山林、實際準備祭品,體認到泰雅文化的內涵。
(嘉興國小學生 Binay (劉沛琪) 泰雅族:
很辛苦 因為(要)爬上坡,然後下坡就很好玩,就一年一度的祖靈祭,不參加就很可惜,就是學到以前的祖先怎麼,祭拜祖靈 跟怎麼做食物(祭品)。)
(嘉興國小學生 Pinang (李元永) 泰雅族:
聽長老們講話,就是講一些傳統的領域(歷史),走路要跟已經過世的長老,溝通一下,再掛上就不能回頭,因為你這樣(回頭)就對祂不禮貌。)
帶著孩子生活在文化裡,也吸引許多泰雅學校的師長慕名而來,像是烏來的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校長,也看見孩子進入山林後,對生態的認識、學習的能力都有提升,也期盼能將這份感動帶回德拉楠。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 tjuku kaljuvon (梁淑媛)排灣族:
透過這樣的一個學習,能夠把這樣的泰雅族的祖靈祭,能夠把這樣的課程,帶到我們福山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讓我們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的孩子,也知道我們泰雅族傳統祖靈祭的模式。)
(嘉興國小校長 Makus Suyan (徐榮春) 泰雅族:
在泰雅族學習的一些原來學習的風格,本來就是孩子很多都是要靠實作,然後要在(耆老)旁邊觀察,讓他可以體會,比方說呼吸的調節,然後眼睛的專注力,在這樣的過程其實是在培養孩子,更多泰雅族人,泰雅族的孩子,原來應該要有的素養。)
透過祖靈祭讓孩子延續追本溯源、時時感謝的文化精神,而這樣的素養也在動手做的同時,深深烙印在學童的心裡,也讓文化的傳承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生活在泰雅族的Gaga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