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
記者
Kimliyan(陸萱)/Tjivuluwan Rayan(孫政賢) 台北市

身分證單列族名訴訟案 判決結果今出爐

去年底,單列羅馬拼音族名訴訟案,進入最後一次言詞辯論,新的一年,是否贏來新希望?11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針對單列族名團體訴訟案,宣告6人勝訴,1人駁回。


(法扶原民中心專職律師 林韋翰:
因為我們目前沒有拿到,宣判的判決書但可能是因為,姓名條例第一條二項的中段,它有次數的限制。)


也就是說,根據姓名條例第一條第二項,若是以漢人姓名登記,申請回復傳統姓名,或是要從傳統姓名,恢復成漢人姓名,分別都只能以一次為限,形成技術上的限制。



(訴訟當事人 Savungaz Valincinan 布農族:
即便在這一次我的案子,因為我曾經已經回復過傳統姓名,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因為次數限制的原因,所以他把我的案子給駁回,當然我們還是會繼續上訴,也不排除繼續往上,聲請到憲法法庭,做憲法的判決跟解釋的空間。)



(法扶原民中心專職律師 林韋翰:
目前兩個案子的法官,目前顯然都認為說,現在的法規就已經,可以來單列族名了,所以不需要經過修法,只要我們內政部,願意發個函給各個,地方的戶政事務所,說明說 按照我們的法規解釋,中文姓名其實就是國語姓名。)


國語姓名,顧名思義就是國家語言,當然原住民族的語言也包含在內。由原民青年發起還我族名的訴訟,目前,全台有7位族人,可以在身分證上,單列原住民傳統名字,不過依舊仍要透過行政訴訟走個案救濟,才能拿回屬於依照原民傳統慣習的命名文化。律師林韋翰也呼籲,敗訴的戶政事務所,不要再上訴,違反語言平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