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 林雅惠:
醫療是基本人權 是剛性需求,那衛福部作為主管機關,這個時候講市場機制,以價制量 對嗎。)
衛福部4號公告,停止適用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以及備查制度,指稱掛號費並非"醫療費用"性質,不受醫療法管制,限制上限沒有法律依據。衛福部長薛瑞源也說,國內醫療服務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讓市場去競爭,自然會壓制掛號費漲幅,但這樣的說法也讓民團無法接受。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吳榮達:
衛福部一直強調的,要競爭 自由市場,但是這個醫病關係,絕對不是一個自由市場,要考慮可近性 適宜性,然後還要考慮到醫病之間的信任關係,主管機關訂一個參考價格的話,那我們醫療院所 它就是一個指標。)
民團擔憂若取消參考範圍,可能會導致民眾就醫成本提升。
(全國勞工聯合總工會理事長 林恩豪
整個衛福部都不管理的話,沒有一個參考價的話,那大家都開始亂搞了,那這樣民眾要付出更多,因為健保費可能也要調整,那我付了保費 掛號費又要增加,那這不是一次剝兩層皮嗎。)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 林雅惠:
雖然政府把它(掛號費) 歸類在行政費,但是在民眾的認知,它其實就是就醫的入場券,那民眾就會認為,我就是在就醫的時候,所繳納的保費,一年累積下來 用平均就醫次數,來推算 差不多會 增加5千6百元左右。)
但原民醫師就指出,不論衛福部如何改革,原鄉醫療量能仍依舊被忽略。
(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 Valis Tanapima(田知學) 布農族:
原鄉 偏鄉 離島的醫療 還是一樣,還是在被忽略的狀態, 那他們其實也不會被現在,這個新制度有太多的改變,那(原鄉)他們的醫療可近性,然後原鄉的醫療資源,醫療量能 還是不足的。)
面對掛號費備查制度,薛瑞元強調,地方政府衛生局依舊可以要求轄區內醫療院所,呈報掛號費收費情形,如果有違法聯合行為,可向公平會舉報進行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