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記者
udjuy 台東大武

沙灘捕魚消失25年 大竹村再現漁人搏鬥精神

復振消失25年的沙灘捕魚活動,台東大武鄉大竹村,辦理《竹筏文化捕魚季暨魚夫表揚活動》,重現漁人的搏鬥精神

眾人合力在沙灘上,將膠筏衝破海浪推到海上,岸邊的族人則是大聲歡呼,重新見證消失超過25年的捕魚傳統。過去每年4月到10月間,是台東排灣族大竹村捕魚的季節,但因環境變遷,族人的遷居,加上漁民凋零,逐漸消失,大竹村的青年族人積極復振,重現過去長輩的「漁人搏鬥精神」,首次辦理《大竹村竹筏文化捕魚季暨魚夫表揚活動》,年輕人在一旁學習體驗,也特別表揚部落老一輩的漁民。

(大竹村漁民 高正華 排灣族:
我們之前都是在這裡過生活,5 60年都是在這捕魚到現在,但是我們已經老了退休了,(kama你以前是不是靠捕魚來養小孩子?)對,沒有錯,(很辛苦!)沒有辦法,以前的生活就是這樣。)

(大竹村青年 高穎敏 排灣族:
才知道老人家以前這麼辛苦,那個,以前我看到這個抓魚的是小時候,自己親身體驗,真的好累。)

竹筏出海放網捕魚,短短一小時,捕到不少漁獲,眾人在岸邊合力整理漁網,並將網子上的魚取下來,展現過去族人相互合作精神,過去族人是用竹子製作竹筏,在沒有港口的情況下,出海需要冒險頂浪,逐漸成為部落的特色文化,希望透過捕魚季活動重新復振這項捕魚傳統。

(大竹村捕魚季發起人 高啟恩 排灣族:
以前小時候都會下來抓魚這樣,雖然我們小時候都是很心不甘情不願地來抓魚,可是那個都是我們很美好的回憶,辦這個活動不管是對部落的人或是這些,以前漁夫的長輩們這樣,然後給他們一個,有一個就是回味,就是能夠再次回到以前的那種感覺。)

活動發起人表示,竹筏文化是大竹村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當時部落族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生活智慧的累積,透過文化復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大武鄉多元的傳統文化,也重拾過去族人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