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Kawa(施俊銘) 台北市

模範媽媽家庭扎根文化 族語傳承更多元

當然,族語的傳承不只是單靠媽媽來協助,傳承族語,還有不少家庭有多語言的背景,高齡通過族語認證,或是出版教材等協助,讓族語的傳習更多元,透過鏡頭,來了解媽媽們和家庭共同努力的過程。

一家人和樂地唱著泰雅族語歌曲,歷經重組家庭的Ali,退休後便與先生一起到南投的暨南大學學習族語,由於家中血統多元,對話常會出現萬大泰雅族語、眉原澤敖利泰雅族語、德固達雅賽德克族語等,然而多語的環境,反而讓Ali一家積極創造後代的族語學習環境。

(族語模範母親 Ali Temu(高玉梅) 泰雅族:
我本來是公職護理師,大概在七年以前就開始接觸族語的部分,我們在家裡都是用泰雅語還有賽德克,因為我媽媽是賽德克族,所以我賽德克也會說,像我的孫子的話,是(有)平地(非原民血統),所以我們就會教台語。)

(高玉梅丈夫 施才智 泰雅族:
我們從初級、中級、中高(級),去年考過優級,所以我現在都是在做資源老師,一路走來學族語真的是滿辛苦的,可是也是覺得很充實。)

(高玉梅女婿 曾鐛霆 & 高玉梅女兒 施蘋 泰雅族:
我是平地人,但是我的小孩在家裡,也會跟他的爺爺奶奶講母語,跟我公公婆婆也會,我公公婆婆也會講母語,一些簡單的單字,在生活中都會拿出來講,對。)

戴著老花眼鏡,對著電腦練習族語認證考試的情境,76歲的賽夏族人風夏春妹,從不會看族語拼音、不會使用電腦,到能獨當一面完成族語認證中級考試,並不容易,而她也成為了孫子學習族語上的重要夥伴。

(族語模範母親 maya'a taboeh hayawan (風夏春妹) 賽夏族:
考前她們教我在電腦裡(前)學,然後在文健站練習寫,不會的我寫注音符號,然後用背的,就是把那個字寫(完) 放口袋,然後我會一直背,不懂的時候,我再拿出來一直念這樣子,我是想要學會寫字,因為我不會寫族語的字(拼寫)。)

(風夏春妹孫子 風雅娟 賽夏族:
阿婆她很會講,但是她不會認羅馬拼音,然後我們就是身分交換,我教她羅馬拼音,然後她教我族語,然後她去考了初級,過了之後又考了中級,現在我們就是繼續往中高級繼續努力。)

然而除了在生活中的學習,席萳·嘉斐弄則是透過編撰雅美達悟族語十二階教材的工作,結合女兒的插畫,從共作中創造文化和族語學習的環境。

(族語模範母親 席萳‧嘉斐弄 雅美(達悟)族:
文化 意涵 她都先了解之後去畫,其他的一些族語的教本、教材是外面的人畫的,所以我跟我女兒真的很榮幸,很榮幸可以跟她一起,那一方面讓她知道,我們的文化意涵是什麼?那在族語方面也會有一些增進。)

(席萳‧嘉斐弄女兒 席‧督菲蘭 雅美(達悟)族:
媽媽從就是我有記憶以來,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族語這個部分付出,我也被感動到,我也想繼續為達悟族繼續傳承這樣。)

無論是多語的家庭還是世代間的教學相長、共同創作,都成為了族人學習並傳承族語的管道,也讓族人能在日常和工作中,持續傳承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