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縣卓溪鄉清水部落族人種植的小米已經結穗,為了防止鳥群侵害,族人特別設置多種趕鳥器,希望保住小米的產量。
清水部落族人種植的小米已經結穗並飽滿而垂下,為了保住小米不被鳥群侵害,族人在小米園裡裝置彩帶、罐頭、假人、老鷹風箏及現代太陽能等趕鳥器防鳥。
(清水部落居民 吳玉蘭 布農族:
就是很怕就是鳥,如果不這樣子不看,一天不看那個,一定會被小鳥吃光,(會很厲害嗎?破壞?)現在還好,因為旁邊都有種,還好啦,鳥還會分散,還好。)
清水部落的小米園地,林業署花蓮分署與民間業者合作進行小米推廣計畫,試種了約200多種小米種類,除了觀察在東部的生長狀況,也同時與部落族人共同守護台灣小米珍貴的種原。
(林業署小米推廣團隊負責人 陳秀美:
目前在這邊試種的狀況,我們覺得狀況很好,就是這個種籽,大概在將近20年前所被採集的種籽,就是在冰箱冰很久了,然後它在這樣的土地上,它適應的狀況,當然有一些還是沒有種成功,但是大部分都有成功地長出來,當然要等到6、7月採收的時候,比較會清楚它採收的狀況。)
(清水部落居民 吳玉蘭 布農族:
真的是有些不同,像我們的原始米,它長得很慢,像這個你看,它長得很快,那個是我先種的,過年前我種的,你看它看得很慢,這個就很快,先出穗的就是這些。)
小米是布農族人傳統生活不可或缺的作物,一年之中從開墾、播種、除草、驅鳥、收成、進倉,有關乎耕作的過程都有相應的祭儀。不過種植小米每到結穗時,鳥群就會來覓食,為了守住小米,族人就要花費一些心力設置各種趕鳥器材驅鳥,希望保住小米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