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alu knkla snalu seejiq AI dmayaw ttgsa sbiyax hiyi ka Ci-ji
隨著科技的進步,AI人工智慧AI 技術越來越多元,花蓮慈濟醫院與Taiwan AI Labs攜手開發「i菩提」護理AI助手 ,讓AI從虛擬走進現實,應用在護理臨床實務 ,透過生成式的族語AI程式,輔助護理師完成護理記錄跟族語的衛教工作 。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未來將利用虛擬主播及AI語音生成功能,建立衛教影片模型,未來護理師只需要輸入文字,就可完成包含國語、台語、英語、原住民族語在內的,多語言衛教影片,減輕護理人員在語言溝通上的負擔。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林欣榮
Bukung pspuhan Ci-ji Skangki
林欣榮
利用智慧的A I,讓護理的作業更精準更省時,交班的時候也很方便,病人照顧的時候不會有什麼差錯。)
太魯閣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指出,在部落裡面遇過很多長者說,去醫院都聽不懂醫生在說什麼。因此生病也不願意到醫院就醫,甚至也有族人因就醫語言問題,誤把早晚藥物顛倒服用。
(太魯閣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 吉洛·哈簍克 Truku
Bukung qmpringan kkrana kari Truku Taywang
Jiru Haruq Truku
如果年長者來就醫的話,他們語言上的溝通就會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我們曾經有聽到很多病人,他們回家的時候用藥,就變成沒有辦法確實按照醫師的那個叮嚀,所以有時候高血壓要吃半顆就吃一顆,有時候該吃(藥)不吃這樣,所以能夠藉助語言,特別語言現在有AI的這個人工智慧,就是人工智慧裡面它很好就是, 它有越多的語料給它,它的辨識能力就愈來愈好。)
在職30年的護理師也表示AI語音生成功能,能夠幫助原住民長者在自我照顧上,更加清楚衛教內容。
(護理師 黃秀琴 Truku
Kmlawa narux seejiq
黃秀琴 Truku
這個應該對我們後續的一個發展不錯 ,而且對我們原住民的長者,為什麼我會想要,在這個裡面(族語AI)就是想說幫助我們的長者,在自己自我照顧上面的時候,更加清楚在手術後的衛教或是手術後的,回去的一個自我照顧。)
慈濟醫院指出,護理人員在照護病人時,是不分種族、語言,對於新進護理人員來說,遇到語言不通的病人,往往會在照護一開始就產生額外的壓力,現在護理人員只需連接醫院資訊系統等工作,就能輔助護理人員完成入院護理摘要記錄,讓護理師能更專心了解病人狀況,發現病人的問題,進而解決病人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