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atuhluhlu manganʉisa cucumacu tumalʉlʉvʉ ta'iara
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要保障沒有原鄉的縣市中,原住民族人的參政權,5月15日進行協商會議。不過立委們評估,法案修正可能會影響部分議會生態,因此也請內政部試算各地議員席次情形,再來召開協商會議。
地方制度法針對原住民議員席次的修正草案,5月15日召開協商會議。目前草案內容,將沒有山地鄉鎮的縣市,山地原住民族人達1500人,可選出山地原住民議員。至於沒有原民鄉鎮縣市,原民人口達1500人,也可選出原住民議員。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阿美族
lipuingiisa tarʉana valacuku
Sra Kacaw(鄭天財) Amis
這樣修正動議的條文,基本上沒有去都是額外,外加(名額),就是不影響區域的議員,或者是代表的名額。)
原民立委修正草案版本,強調修法後增加的原民議員席次,屬於外加,並不會壓縮區域議員席次。不過依現行地方制度法,人口級距有對應的議員席次總額。立委鍾佳濱就提到,內政部應思考人口級距調整,否則討論的草案通過後,會造成非原民民眾的相對剝奪感。立委蘇巧慧也指出,也可能會影響地方議會的政治生態。
(民進黨立法委員 鍾佳濱:
lipuingiisa tarʉana malangihlu
鍾佳濱
你考量到整個屏東縣人口的消長,它是下跌的,(議員)總席次從55降到43,可是原住民議員的比例是上升的,我是覺得我們不要忽略了,大家一般民眾在認知上,會一個錯覺。)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 泰雅族
lipuingiisa tarʉana takacicihli
Ciwas Ali(高金素梅) Atayal
最重要的是(原民參政)精神一定要保障到,再來就是(人口)級距的部分,級距的部分我們再請內政部來提供更精確的數字。)
最終內政委員會,請內政部依照修正草案版本推算各縣市議員席次,分析各地議會是否有重大影響,也將另訂時間再度召開協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