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pipatireng to tadamaanay a lekakawa no niyaro'
港口部落pakacidal祈晴祭典儀式,曾經在部落中止了半個世紀以上。民國四十五年左右當西方宗教進入部落後,原本豐富多元的在地歲時祭儀,因族人宗教信仰的改變,而逐漸消失。
感謝部落耆老Lekal Poton為我們解說 Pakacidal 的典故,接著我們一起學習幾個單字,我們每一周學一點,一年下來就很厲害了喔!
(港口前部落領袖
kakitaan
Lekal Poton
祖先們,讓耆老的祈晴儀式順利圓滿,請享用我們的獻祭,您的愉悅是我們晚輩的祝福。
「哇~太陽出來吧!讓秀姑巒溪的水源乾涸吧。呼~」
「哇~太陽出來吧!讓秀姑巒溪的水源乾涸吧。呼~」
祈晴祭是祖先傳下來的祭儀,如果連日雨下不停。種植的,蔬菜、稻子、地瓜,會被雨水浸泡,而影響蔬果的生長,憂心食物的短缺,於是舉行請太陽露露臉的祈晴儀式,只要不常下雨,農作物也就長得好,這是先人傳下來的祈晴儀式,一直沒有消失傳承到我們晚輩這一代。
負責祭祀的人,他們所拿的火把是被淘汰的茅草。大概是這樣綁,用樹葉或月桃葉包住,讓它燃燒的慢一些。這就是當時耆老們用淘汰的茅草做火把,一一走到每一戶的屋簷下。
在房子的屋簷下,高舉著火把,口裡大聲的說: 「哇~太陽出來吧!讓秀姑巒溪的水源乾涸吧。呼~」大眾會一起呼應,真的。如果儀式很順遂,農作物因此長得好,這是早期先人完成任務後。不過所有祈晴儀式的過程,都是經過竹占請示,這是先人們做儀式的態度。
「哇~太陽出來吧!讓秀姑巒溪的水源乾涸吧。呼~」
用淘汰的茅草製作火把,其主要的用意是引太陽出來,我想這是先人的想法吧!可能是因為火把會燃燒聚光,能照亮四周的環境。就像太陽照亮了萬物,農作物就會長得好,這是先人的智慧。耆老繞境剩餘的茅草製作的火把尾端全部集中後,並祈求太陽出來吧,然後把火把順著流水丟下,有了陽光農作物就會長得好,這是長輩差派人丟棄火把的用意。
這個祈晴祭是由部落耆老們執行,不是青年階級。因為年輕人有很多日常工作要做,耆老們在家比較沒事,所以祈晴儀式由老人家負責,在連日雨下不停的時候。
祈晴祭已有多年的文化脈落。如果不再做祈晴儀式,我們耆老覺得愧對部落的青年們。所以舉行祈晴儀式,希望部落婦女們種植的作物有足夠的陽光,相對的作物就收成得好。)
cidal (詞根)太陽 / 日
Tadamaanay ko 'edil no cidal
太陽的光芒很壯麗
O cidal ko sinalit no Pangcah
阿美族的圖騰是太陽
Ngasaw no cidal 太陽系
ma+cidal 陽光普照/出太陽/晴天
Macidal anini a romi'ad
今天是陽光普照的日子
pa+cidal 曝晒
Pa+cidal 阿美族一氏族名(太陽氏族)
O Pacidal a ngasaw kami
我們是太陽氏族
paka+cidal 乞晴祭/祈晴祭
Pakacidal ko niyaro' no Makotaay anini
港口部落今天舉行乞晴祭
paka+cidal+ay 乞晴者/祈晴者
Pakalemed cilocidal a kawas to pakacidalay
太陽神祝福祈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