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鹿谷村正名揭牌 盼加深部落認同感
    2021-11-03
    記者 drangadrang kunisi/Kagi‧Maray 南投/台北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今年9月份正式恢復傳統名稱為德鹿谷村,今天(3日)舉行正名揭牌儀式。南投縣政府民政處表示,仁愛鄉戶政事務所已在上個月,分別於德鹿灣部落、卜溪部落及莎都部落,現場受理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換領。

    繼7年前南投仁愛鄉「平靜部落」率先正名為「都達村」後,「合作村」也在今年9月成為鄉內第二個正式恢復傳統名稱「德鹿谷」的村落,在3日舉行揭牌儀式,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也前往參與。

    有鑑於「德鹿谷村」原名「合作村」與在地歷史無關,且當地為賽德克族德魯固群的傳統村落,因此部落會議在兩年前決議回復傳統姓名,並成立「合作村恢復傳統名稱實施計畫推動委員會」,積極推動地方正名運動,今年終於完成包含村名、道路及學校的正名工作。仁愛鄉民代表莊政文表示,期盼在地方發展觀光同時,也能透過村落名稱,讓遊客更認識了解在地文化及歷史,促進觀光產業發展。他說:『(賽德克語)正名的大工程終於完成,所有的村名都非常喜悅,正名之後,往後會有許多的規畫,例如會陸陸續續朝向一些觀光的一些產業做為目標,來吸引更多觀光客來我們德鹿谷村』

    仁愛鄉代理鄉長張子孝也表示,村落正名可加深族人對部落的認同感,也會進而帶動其他部落的正名意願。張子孝說:『針對這個德鹿谷村恢復正名,我認為對整個族群還有族人認同感會比較強烈,同時會更喜歡自己的部落,整體來講,原民會在推動這個我認為相當可行,應該會影響到其他部落。當然我們也期待說大家對自己部落的歷史,還有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夠有一個展望,現在目前也有意願的正名的包含精英村跟互助村。』

    這次正名除了村名之外,道路、橋梁及村內的合作國小都一併改為傳統地名,是近年推動正名的鄉鎮中,最全面回復傳統名字的行政區域。原民會表示,這次正名不僅呼應1980年代開始的正名運動精神,也彰顯近30年的原住民族權利運動後,對於原住民族自主意識提升的成果。
     

    (圖片來源:原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