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12月3日、4日兩天於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113年度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年終會議」,吸引來自12個縣市政府、51個原住民族地區公所的業務人員近200人參加。除了舉辦靜態講座外,也首度增加實地現勘活動,以提升第一線檢測員實務經驗。原民會副主委杜張梅莊說:『在整個的會議裡面事實上我們有動態的,昨天他們有去現勘,然後這個勘查的過程應該注意的事項,讓每一個檢測員都能夠互相的交流跟了解。那當然是希望說透過這樣的會議,真正的讓我們的這個檢測員,我們的承辦人員能夠對業務上,能夠更能夠精準了解,他的工作的本分是什麼。』
原民會禁伐補償圖臺系統今年正式上線,原民會特別在會議中針對成果及功能更新進行介紹,透過系統能優化民眾申辦及承辦人員的行政效率,目前已有超過10萬筆申請、7成土地判釋是透過系統操作。不過,台東縣大武鄉公所約用人員王玉珍認為實際運用上,民眾透過系統自行申辦仍有不便之處。王玉珍說:『因為民眾還是要申請地籍圖和謄本,還有切結書,就等於說他們還要印出來,才可以拍照上傳。』
禁伐補償未來將面臨補償金額提高、國土計畫法及碳權交易等政策的影響,原民會表示政策調整會讓獲得補償的民眾獲得更大的權益,但仍會積極整理相關影響,並串聯各部會系統,加強原住民族人各種權益申請的便利性。
(記者Walis Watan在桃園市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