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原住民幼兒照護、建構自然的族語學習環境,原民會自民國102年推動「原住民族語保母獎助計畫」。不過有長期深耕語言傳承的語推人員認為,族語保母作為族語傳承的源頭,平均每個月所能領到的補助金僅有3000元,遠不及後端族語老師所得,建議將族語保母改為專職。排灣族語推人員羅春芳說:『推動族語保母剛剛說的,他一個月只能領得三千,那三千塊,我覺得對一個族語保母來說是不夠,所謂的不夠並不是說錢多錢少,而是對他們的肯定,最會說族語(的)保母,怎麽只有領得三千,然後我們後端,在推動族語工作者每一個人至少一定三萬以上的。』
對於族語保母是否應該專職化,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Tunkan Tansikian表示,獎助金的高低可以討論,但族語保母政策本就屬於鼓勵性質。Tunkan Tansikian說:『那些保母是家屬保母,你要付他薪水,這個就是蠻奇特的一件事情,因為照顧小孩本來就是他家裡面自己的分工,只是鼓勵他講族語,所以另外再給他獎助金,那一般保母的話,他本來就有收那個託付的這個家庭父母的給的這個保母費。』
Tunkan Tansikian指出如果獎勵政策無法提高保母傳承族語的意願,原民會應考慮計畫持續的必要性,進一步研擬更能提升整體族語環境的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