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裝置藝術大賽 原住民藝術家結合海廢展創意
  • 記者 Alian新聞特約記者Yawei 花蓮市

    住在花蓮豐濱海邊部落的了嘎.里外,因為經常看到海漂廢棄物,便以部落常用的台灣LV包,裝入撿拾的海廢為概念,創作設計了獨一無二的「環原LV」藝術作品。了嘎跟大家介紹他的藝術創作:「這個滿常見的,就是以前我不管是去抓魚,還是去農地的話,這個東西都會帶在身上,就是因為很平凡,所以想要用這個東西去做」

    另一位裝置藝術創作者,則是來自花蓮縣玉里鎮的阿美族馬耀,他的作品「祖母綠」,外觀是一隻蝸牛。他說,作品之所以選用蝸牛,象徵動作緩慢但仍然堅持不懈的毅力。馬耀他說:「看到牠(蝸牛)的行動,然後是讓我第一個想到,牠是堅持,堅持自己碰到任何的困難,都以牠的方式證明一切的感覺,我用鋼筋,然後塑膠繩、石板、漂流木來呈現出來的。」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去年以漂流木為主題舉辦的裝置藝術大賽中,許多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獲獎,今年再度舉辦,非常高興又看到兩位原住民藝術家展現他們的創意,將環保與藝術巧妙結合。

    花蓮環保局說,了嘎與馬耀的作品將分別陳列在七星潭四八高地與知卡宣公園;另外兩位藝術家黃裕榮的「救廢散」及黃清輝的「洄瀾逐夢」,則展示在四八高地及大陳公園,希望能夠喚起民眾對環保意識的重視。

    (圖片來源:Alian新聞特約記者Yawei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