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週就是端午節了。雖然端午節與原住民族並沒有直接的淵源,但原住民族其實也有與粽子相似的傳統料理,像是排灣族的「阿粨」、阿美族的「阿里鳳鳳」,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的「香蕉飯」,以及廣泛使用的竹筒飯等。這些料理都反映出族群對土地的依存與感謝,也承載著家族的記憶與生活智慧,用葉子、竹筒包裹的,不只是食材,更是代代相傳的技藝與情感。
台東市的原創館波浪屋將於5月30日端午節連假,在館內舉辦「粽浪台東‧百味傳藝」活動,將邀請在地原住民族代表分享自家族群粽子的意義與製作方式,並由「卑南青春歌隊」帶來傳統歌謠演出,展現節慶的生命力與文化連結,此外,現場還有「粽浪百味體驗工坊」,由達魯瑪克部落品牌「粨發粨粽」授課,從選葉、備料到包粽,講究天然食材與傳統工法,體驗安心又具傳承意義的製作過程。同時還有「粽浪童趣彩繪工坊」,引導孩子認識端午節由來,並以原住民圖騰與自然素材創作特別的「小蛇咚咚圈」。邀請大家一同走進原住民族的飲食故事。
(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