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的畢業製作成果展《迴.移磊》現在正在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部落的石頭屋展出,學生們巧妙運用有趣的語彙「移磊」,描述美園部落的遷移歷史及魯凱族藝術家杜勇一的生命故事,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三和村世代相傳的珍貴歷史。
原住民族群中有很多有趣的語彙,其中「移磊」象徵對人事物的讚嘆與敬佩。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就巧妙地以《迴.移磊》做為畢業成果展的主題,描述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部落魯凱族族人,從山上遷移至平地的歷史,由於當年的聚落多為河床地形,遍佈石頭,很多石頭堆疊成「磊」字的形狀,成果展不只以「移磊」象徵著遷徙與重建的歷程。學生們更結合魯凱族藝術家杜勇一先生的生命故事與石頭屋設計,重現歷史。成果展指導老師胡哲豪說:『杜勇一這個藝術家他其實過去他沒有任何的拜師,他很純粹是用他自己一個興趣、喜好,然後用這些素材來去雕刻三和村整個遷移的歷史,那杜勇一他其實在去年2024年就過世了,這個石頭屋用石頭堆起來的石頭屋,其實也是他自己個人跟他的孩子的一個創作。』
展覽之所以選擇在石頭屋進行,正因石頭在三和村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義。成果展學生邱馨說:『屋主說每個石頭都有每個石頭的靈性,所以他們就會凌晨的時候去跟他喝酒聊天,然後詢問它在這個位子可不可以待,然後他們有時候晚上凌晨兩三點的時候就會突然覺得有心靈感應,覺得它願意在這邊,所以開始去搬運石頭,那這個房子才會這樣一步一步的蓋起來。』
這群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的畢業生,透過展覽延續祖先的智慧,讓文化成為激發記憶與認同的共鳴媒介。
(圖片來源: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