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週六慶祝雙十國慶,也有邀請原住民族團體表演慶祝,但對原住民族人來說這個節日有什麼意義呢?帶您來聽聽耆老是怎麼看國慶日。
每年10月10日政府會舉辦國慶活動,歷經不同政黨執政,族人也回憶起過去跟現在慶祝的規模跟方式已經不相同。
(眉溪部落耆老 Sapu Neyun Seediq
marudrange ki Misicekele
而當時的國民政府是戒嚴時期(嚴格統治)。
經歷戰敗來到台灣,訂立政策統一管理人民,而當時訂立10月10日慶祝國慶日,在台北總統府前面盛大慶祝,尤其是軍隊整體畫面,各個都有精神,當時的閱兵儀隊氣勢磅薄,非常莊嚴隆重很好看,現在就不同了,台灣歷經不同的總統,以前的原住民是這樣的,我們人民跟政府共同參與雙十國慶,因為這是中華民國的生日,家家戶戶自發性的掛國旗,連續3天掛國旗,戒嚴時期國家的生日是很神聖的紀念日 ,現在已經感受不到了。)
族人表示自己的族群並沒有國慶的概念。
(部落文史工作者 金清山 Truku
mawaungu bengeka ki cekele
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政府的建國紀念日,他們在建國的這一天歡度國慶,我們原住民也因他們的殖民統治,我們被迫使用單一的華語溝通,而臺灣歷史演進就不重視,臺灣歷史他們不重要了,所以小孩子,我們的下一代,也不學不到過去臺灣史,台灣曾經發生的歷史事件,也不融在課本裡,10月10日的意義是什麼,不知道我們族人應該要重視,我們應該再重新回復過去的歷史,祖先的四季蘊含的文化觀念,以及我們奉為圭臬的生活規範Gaya,我不要再想,現在我們的生活規範,都是外來政府的規範,這些規範隔絕了我們固有的優質生活準則,現在歡慶的是中華民國建立,不是國家的建立,而是中華民國的統治,不是慶祝臺灣建立的國慶。)
(南和部落耆老 Drangadrang(林時吉) Paiwan
marudrange ki Nangehe cekele
中國(國民政府)被成立了,malingedjelj就是成立一個國家,所以是「紀念中華民國成立」,也就是國父革命成立中華民國嘛,才有國慶日,這是我的解讀,老師也都這樣教我們,原住民經歷過各式各樣國慶日,你看,日據時期也有日本的國慶日,我們也跟著慶祝,更早荷蘭人的國慶日,我們要參與,西班牙的國慶日,我們也要參加,我們(族群內部)的混亂,就在這裡,因為我們各族沒有自己的國慶日,都隨著政府的統治了。)
不同族群有著不同的慶典,對族人來說部落的祭典才是最重要的日子。
(耆老 周智惠(ukud) Kavalan
marudrange
噶瑪蘭族沒有國慶日的概念,國民政府來台才有,隨著噶瑪蘭正名為第11族,並決定在12月25日為噶瑪蘭族喜慶之日,在這一天邀請各部落族人,包括大峰峰、立德,新社部落成為噶瑪蘭族重要的聚落,會舉行各項活動傳統歌謠傳唱及舞蹈,慶祝噶瑪蘭族的生日。)
10月10日紀念武昌起義爆發,這一天成為中華民國建立的開端,但有耆老表示對原住民族來說卻是失去文化、失去土地的開始。
(南和部落耆老 Drangadrang(林時吉) Paiwan
marudrange ki Nangehe cekele
我們的土地被掠奪,河川、獵場、農田,只限定一點點土地給我們使用,致使我們無法生存,有的人民連站的(生存空間)都沒有,有的原住民連一分地都沒有,連站的(空間)都沒有,但是山上的地很多喔,但是就是不放領給我們,那些沒有地的人,但也有人土地多到超額,有的人超額,有的(人)連站的(生存空間)都沒有。)
(部落文史工作者 吉洛哈簍克 Truku
mawaungu bengeka ki cekele
台灣政府自從產生國家元首,國家團隊來治理台灣之後,其實不乏外來政府的統治者,這些殖民政府輕視我們族人,對原住民族也不友善對待,族人生活在被歧視的環境,也就是生活在高壓政策下,原本的生活慣習被約束後,文化、教育、語言等權益被剝奪,這些政策讓我們原住民族,逐漸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樣貌。)
族人期待政府提出的轉型正義不要只是口號,期盼原住民族的各項權益回復不要只是空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