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7
記者
依婉娜威 南投採訪

還我"原名"! 合作將村內建設.地點變更

歡迎大家來看文化小辭典,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仁愛鄉最深山的部落合作村,合作村這個名稱也將成為絕響。 

近幾年政府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2年前積極推動恢復傳統名稱,也召開部落會議決議要恢復傳統舊名,村名幾乎都採八股式命名像是互助、合作等,名稱與傳統歷史文化無關聯。

村長卓上龍表示,當地早期為賽德克族德魯固群,村名要改,部落、巷道、橋梁、學校名稱一併恢復傳統名稱,也是鄉內第一個正名完整的村。

(合作村長 Labay Boxing 賽德克族:
請問各位長老您對恢復傳統名字,有沒有很開心!很開心!為什麼?)

(合作部落長老 Rubi Nawi 賽德克族 :
Tnalang Truku Rubi Nawi  Seediq 
因為可以延續我們過去的地名,也讓都會區的孩子們認識,一定要傳下去。)

(合作部落長老 Labay Boxing 賽德克族:
Tnalang Truku Labay Boxing  Seediq
剛剛我談到,我們部落將更換傳統名稱,您是不是也很開心,你的想法是,這是我們以前先人一直傳到現在,合作村是現代的名稱,我出生到現在就是說Truku,Truku是以前舊名先人說的,原來是這樣。)

(合作村長 Watan Haru(卓上龍) 賽德克族:
Tnalang Truku Watan Haru(卓上龍) Seediq 
我從小生長在這裡,我的長輩跟我說,這裡的真正名稱為Truku,我的媽媽 奶奶是這樣說的,我的想法是否跟大家一樣呢,是的,都一樣,為自己掌聲鼓勵。)

(非常開心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前方的部落,這是Truku sadu(莎都) 在下方,Busi(卜溪)在上方,前方的部落是Truwan(德魯灣),在以前部落是如何正確使用的傳統地名,在這裡我將詳述贅述,礙於當時的環境,日本人退出台灣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管理,於是將取部落名稱為合作村,在早期部落是如何正確使用的傳統地名,在這裡我將詳述贅述,礙於當時的環境,日本人退出台灣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管理,於是將取部落名稱為合作村,Busi部落就稱之為上部落,Sadu部落就稱之為下部落,前方部落是Truwan部落,稱之為平生部落,這個名稱已經使用很多年了,部落耆老呢,還有子子孫孫,尤其是現代孩子們比較嚴重,讓我們非常憂心,幾乎已經忘記原來傳統名稱。)

(Tnalang Truku Temu Masa Seediq:
現在我們的部落將要恢復傳統名稱,你們覺得好不好開補開心,很開心,為什麼?這是我們現在考量的部分,於是召集部落族人們,當時我們在提出討論(部落地名)時,解釋地名由來的意義,更受到政府機關的認同,部落恢復名稱,拿回屬於自己部落真正的名字,這是值得肯定,這是我們在會議討論的結果,在前2年(108年),我們已經逐戶跟部落族人有了共識,我們將合作村,回復早期傳統知名Truku(德鹿固)。)

這是整個路線圖,Truwan(德鹿灣)部落在這裡,這裡是Sadu(莎都)部落,這裡是Busi(仆西)部落,Truwan(德鹿灣)部落的下方有一座橋,它現在的名稱為一號吊橋,經過這裡的族人們表示,這樣的名稱是沒有任何意義,倘若更換這裡吊橋名稱,就澈底更換所有吊橋的名稱,Truwan部落的下方的吊橋,我們就稱為Hakaw Truwan(德鹿灣)吊橋,這裡有一座青翠橋,由於它位在部落人口眾多的旁邊,將青翠橋的名稱,更名為sadu(莎都)橋,在後面最上游的三號吊橋,是Busi(仆西)部落族人們,通往農地道路的吊橋,更名為Busi(仆西)吊橋Hakaw busi,現在所有的部落及部落的名稱,所有的道路名稱,Sadu(莎都)這裡,原先的道路名稱為平生路,這條路都是稱為平生路,換道路名稱也不錯,所以到這裡,就換成Sadu(莎都)路,到這裡就不要稱平生路改名Truwan(德鹿灣),Busi(仆西)部落稱和氣巷,我們就稱為Busi(仆西)巷,這就是部落更換的名稱,這是部落原本的地名,將這些部落名稱更換之後呢,主要是讓孩子們瞭解這些地名,也讓他們瞭解過去的先輩,將現在的名稱換成過去的舊地名,讓下一代不管何時何地,讓孩子們都知道這個部落地名,聽過去的長輩們,取名為合作村時,表示不知道什麼意思,如果取名為Truku部落,他們很清楚瞭解說這是我的部落,所以為什麼要更換地名,因為Truku是本區的地名的起源。

Bege pusu ngayan alang Truku  
還給真正的傳統地名

Tnalang Truku 德鹿固/德魯固 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