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記者
綜合報導

一起"守貝" 盼保育政策和原民傳統文化共存共榮

Paliuszangun a palihumisan mas dailaz si'akut mumuantan

海委會在5月預告將硨磲貝納入保育,引起原民社會討論,尤其是對於傳承貝灰文化的蘭嶼族人來說,更憂心納入保育將會成為文化衝擊。而同樣是海洋民族,花蓮港口部落族人發起硨磲貝在地守護計畫,他們又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在國家保育政策當中,原民傳統文化慣習和部落自主管理又真的只能與保育相對立嗎?帶您一起探討

2022年5月,海保署預告將硨磲貝納入保育,卻引發原民社會討論,究竟硨磲貝是怎樣的生物,為什麼需要被保育,而保育又引起什麼爭議呢。

在台東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水產試驗所,近沿海資源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穿上潛水服潛入水中,調查當地硨磲貝復育近況。

(試所近沿海漁業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 藍揚麒
Kikingkius ning'avtan tu bunun 藍揚麒
硨磲貝牠的分布海域的話,最主要是在珊瑚礁區這樣,然後牠的海水的濁度是比較清的,因為硨磲貝,牠的營養方式有兩種,一種是 就是牠有那個蟲黃藻,是牠共生的,所以牠的外套膜上面,有看到有一些顏色,很多種顏色,就是這種蟲黃藻,牠的一個顏色的一個表現,蟲黃藻行光合作用的話,牠會提供這個硨磲貝,所需要的一個養分,那另外一種方式的話,牠有一個進水孔跟排水孔,進水孔的話,牠會吸海水中的水,然後過濾其中的一個,浮游的一些有機物,或是浮游生物。

硨磲貝是世界上最大的貝類,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全世界11種硨磲貝中,台灣就曾經觀察記錄過7種,華盛頓公約,將其列為附錄二物種,要管制交易情況。

(試所近沿海漁業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 藍揚麒
Kikingkius ning'avtan tu bunun 藍揚麒
那早期就是,硨磲貝人為的過度採捕,所以是造成牠的族群危機的,一個重大因素,再來就是近幾年的氣候變遷,還有人為對這個棲地的一個破壞)

來到花蓮石梯坪海域,跟著族人潛入海中。

水中的懸浮物質限制了能見度,但對熟悉這片海域的族人來說,不一會兒功夫,就找到了第一顆硨磲貝。

(硨磲貝自主守護計畫負責人 陳杰敏 阿美族
Liskadaas mumu tu bunun 陳杰敏 Amis
我想說,因為我們部落的人最了解,就是石梯坪海域,這個海域的地形嘛,我相信我們部落的人,能做得到啊,如果是請外面的業者,比如說潛水業者,或是來做調查的話,他們可能不太瞭解,我這個海這片海域的地形)

海岸線傳統領域調查,而在遊客經常出現,本應是生物樣態豐富的潮間帶,石梯坪潛水區,卻只發現8顆,數量明顯減少。

(硨磲貝自主守護計畫負責人 陳杰敏 阿美族
Liskadaas mumu tu bunun 陳杰敏 Amis
數量多的地方就是沒有路,沒有路可以走到那裡,然後他們可以去潛水嘛,那一片就沒有受到破壞,所以那邊的生態就比較好,裡面的珊瑚礁也長得特別好,也不會被(破壞),魚類或是海星等等什麼物種,稀有物種都在那裡,對 就是這樣,然後遊客愈多的地方就完了,什麼都沒有,就是珊瑚礁,還有幾條魚這樣子)


人多了,生物數量卻少了,這是在地守護硨磲貝計畫中,族人所看見的擔憂,從以前潛水東西多,現在愈來愈少,我們部落也開始推動什麼叫永續。

(硨磲貝觀測員 黃成輝 阿美族
Ma'ival masasailang tu bunun 黃成輝
我們也做過,外地人來的時候說,這個東西不能拿,把牠倒回去,甚至於這個東西還不夠大,倒回去 還可以長大,才可以拿這樣,他們回我們一句話,他說海邊是你們的嗎,我們沒有法律權利給他們,怎麼去阻止他們)

硨磲貝自主守護計畫負責人 陳杰敏 阿美族,感覺好像不對勁了,也讓我想說,這一片好像是我們的傳統領域,也沒有被受尊重。

2022年5月,海委會將台灣7種硨磲貝,納入保育類名單,卻引發蘭嶼達悟雅美族人擔憂,因為蘭嶼達悟雅美族,是目前唯一有利用硨磲貝,燒製貝灰進行文化祭儀的族群。

(聲音來源:貝灰文化傳智權代表人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雅美(達悟)族:
Pakadaas halinga tu bunun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Yami(Tao)
那當然我們堅決反對啊,這個族人的,跟其他原住民的狩獵文化一樣,我們都一直在做啊,貝灰文化,我們現在已經做了那麼久,而且在很早,最古老的,本來就是我們的歲時祭儀裡面,就有這個貝灰文化的製作)

(文學家 Syaman Rapongan 雅美(達悟)族
Mapapatas ahil tu bunun Syaman Rapongan Yami(Tao)
通常就是說,夏天以後,一直到第二年的,那個飛魚季節來臨之前,才會去挖,我們不會採集很多量,因為我們這個實際上,在島嶼來說的話,他不是,我們沒有那個經濟交易的習慣,就是說賣給人家,沒有這個習慣,所以原則上,它的數量的減少,並不是我們民族的採集的過量)

而蘭嶼族人所擔憂的,正是國家現有保育政策,依照野保法及狩獵管理辦法,依法在20天前提出申請,因此時常和傳統文化慣習相衝突。

(聲音來源:貝灰文化傳智權代表人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雅美(達悟)族:
如果按法令20天去申請,你20天去拿的那個貝灰,因為牠還是很硬很光滑,所以那個不能燒貝灰,我們平常燒的貝灰是,可能前一年,或是前兩年的貝灰,然後一直放在外面,牠氧化以後就比較好燒)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王毓正
Daikaku tu masnanava 王毓正
我為了要適應這個制度,我必須要自己調整,可是問題是我們這一套,我們這樣子的一個歲時祭儀,或是我們這些傳統文化,千年以來就是這樣子,那為什麼只是為了要被管理,就要去順應)

(海保署副署長 吳龍靜
Malunu tu lavian 吳龍靜
其實我們就算未來,我們海洋保育法,要在劃設庇護區的時候,我們也同樣也納入了,相關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這些機制 尊重的機制,涉及到原住民族他的用海的土地,或是領海的時候,就必須要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的相關規定,來辦理,不只生物資源永續,傳統文化也可以永續,我想這是大家必須要共同合作,來去達成的目標)

而學者也提出呼籲,真正的問題在於保育思維中,長期否定了原住民族,對海洋的自主權,在歸因不明確的情況之下,也許可能是因為,海水溫度的變化,或是人為開發,或者是汙染,結果真正有海洋文化,在做保育的,他反而變得無法利用。

(台大地理環資所博士 林嘉男
Istaiklasan tu bunun 林嘉男
我們似乎認為,原住民族跟自然資源,就只有被管制,或者是只有消耗,所以政府必須要嚴格的控管,去核准原住民可以使用多少,哪裡可以使用,否則這個資源就會耗竭,我想這整個思維,都還是非常中央集權,換言之對於蘭嶼最大的傷害,就在於整個海洋文化被否定,而且海洋文化的,原住民族的主權,基本上是不被國家承認的)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王毓正
Daikaku tu masnanava 王毓正
野保法是要修法,海保法是要立法,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去思考就是,原本這些制度,到底缺了什麼東西,我們應該在新的制度把它補進來,結論來講我是覺得說,你怎麼樣去保障,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祭儀,其實更進一步還有一個,就是說,不是只有把它,停留在一個文化層次而已,還包含就是像傳統領域,傳統領域的尊重)

硨磲貝納入保育議題,也再次提醒野保法,及未來海保法的立法機關,原住民族,絕不是成資源的消耗者,而是有能力共同守護環境,如何讓保育和原住民族主權,能夠共存共榮,而非平行兩條線,需要認真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