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記者
Aras Sawawan(陳鵬飛) / 許家榮 台北市

族語教育人員短缺 原民議員籲成立本土語言中心

族語教育人員短缺一直是台北市碰到的困境。且中央即將投注5年三百億預算,如何在地方執行也受到各界關注。而眼看市長柯文哲任期將屆,原民議員就呼籲市長能成立本土語言中心。

台北市長柯文哲解除隔離後,連續兩天赴台北市議會備詢。碰上原民議員就被追問台北市的族語政策。因為就議員李芳儒統計台北市71歲以上的族語支援教師,就有15位往下拉十歲,61歲以上的支援教師就佔了將近六成。眼看族語教育要出現斷層了,且台北市通過族語認證高級以上的僅有9位,因此建議市府從有中高級認證的族人開始培養。

(台北市議員 李芳儒 阿美族:
是不是可以我們做一個不一樣的做法,甚至於是一個過渡時期的做法,讓中高級有意從事族語教學的朋友,而且取得我們20學分認證的,能夠進入我們的國小來做教學,然後我們在他教學的期間,讓他去考高級認證甚至優級認證。)

鬧出族語教師荒,李芳儒認為設置本土語言中心也許有解,就看市長卸任前要不要做。

(台北市長 柯文哲:
回去找教育局跟原民會看怎麼弄本土語言中心嘛。)

後續還要討論怎麼執行。而近期原民身分法議題也登上議會質詢,因為現行法律讓民眾取得原住民身分改姓的過程,出現個案姓名變成彭彭某某。擔憂修法還要等兩年,議員就問能不能以地方先行擬定法條上路。

(北市民政局長 藍世聰:
我想台北市的作法是這個樣子,就是說如果我們兩年內中央還沒修法,如果我們台北市可以自己來決定法律,中央也不反對,當然就先開始做,但是如果法律一定是要,等中央修法之後我們要按照中央的修法再來做,那我們也可以採行政救濟的部分,主要是對他原住民身分的認定。)

不過四月分的憲法解釋個案,就是採行政救濟失敗才走上憲法法庭。議員期盼市府能轉個方向思考,柯文哲則表示會把問題帶回去研究。